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304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321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FY-4A观测能力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在天气特别是对流性天气监测和预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利用FY-4A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成像仪(Advanced Geosynchronous Radiation Imager,AGRI)和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LMI)数据开展研究,分析了反演产品在强雷暴天气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扫描辐射成像仪多通道组合白天对流风暴红-绿-蓝(red-green-blue,RGB)合成产品可以突出具有强上升气流的对流性雷暴云,较单通道及多通道可见光合成产品具有监测优势;闪电成像仪产品较地面闪电探测闪电产品能够探测到更多的闪电,对新生对流和较弱对流产生的闪电监测具有优势;在华北和黄淮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中,白天对流风暴RGB合成产品能够监测云系发展的过程,卫星监测闪电活动频数和冰雹活动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CT不同螺距的能谱成像(GSI)扫描对标准水模的CT值和水碘浓度值的影响。方法:采用GEDiscovery750HD单源双能CT的GSI扫描模式对GE公司标准水模进行扫描,选择辐射剂量相近(180~192.5mAs范围)的6个扫描协议,分别对标准水模进行两种螺距(1.375︰1和0.984︰1)扫描,扫描野为M,扫描层厚5mm,连续扫描6层,共获得12组数据。根据扫描螺距不同分为两组:大螺距组(螺距1.375︰1)、小螺距组(螺距0.984︰1)。获得的图像利用GSI分析软件,以1.25mm进行无间隔标准算法重建70keV单能量图像及水(碘)基物质图像,于标准水模中心及3、6、9和12点放置面积为3000mm2圆形感兴趣区(ROI),对两种图像进行测量,记录各ROI的CT值及其SD值、水(碘)值及其SD值,采用SPSS软件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小螺距组水的CT值分别为(1.39±1.90)HU和(1.97±1.74)HU,SD值分别为(7.21±0.55)HU和(6.47±0.56)HU;大、小螺距组水(碘)基物质图像的水(碘)值分别为1001.95±1.47和1002.19±1.34,其SD值分别为4.88±0.36和4.49±0.37。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扫描参数螺距对GSI数据获得有影响,使用较小螺距扫描条件可提高诊断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3.
为考察2014年10月7日景谷M_S 6.6地震前的可能的中长期地震前兆现象以及相关的孕震物理过程,采用加速矩释放(AMR)现象对此次地震进行了分析,首先用T=15 a, R=100 km的时空窗对CBS释放曲线的均方根残差RMS在m-tf二维空间中的分布以及最小RMS对应的m值随时间的变化分析,然后用震前15个月地震资料以逐3个月的扫描方式,对T-M_C二维空间中矩释放指数m值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谷M_S 6.6地震前在震中附近100 km范围内, m值随着时间逐渐逼近实际发震时刻而逐渐减小,时间上有逐渐趋近于临界状态的趋势,空间上震前似存在AMR逐渐向震中附近"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回顾了接收函数线性反演及接收函数与频散曲线联合反演的理论.为了检验两种方法在实测数据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选择云南区域台网位于四个不同次级块体的四个台站为例:首先,计算了四个台站的远震P波接收函数;然后,分别运用接收函数线性反演和接收函数与背景噪声数据联合反演两种方法分别得到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另外,运用H-k扫描方法验证两种反演方法获取的莫霍面深度的可靠性.在反演过程中,当我们提供具有深一些莫霍面的初始模型时,联合反演获取的莫霍面深度与H-k扫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联合反演也能有效地捕捉低速层,对反演的S波速度也有较好的约束.由此推知,加入背景噪声相速度数据后的联合反演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低于单独用接收函数反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996.
线扫描分析在溶蚀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运用x射线波谱仪与扫描电镜耦合技术,对碳酸盐岩天然风化样品和溶蚀试验后岩样进行了线扫描分析,定位地研究了化学成分和微观溶蚀形态的关系。尽管溶孔溶隙的发育和演化受岩石成分、矿物和岩石结构、渗流条件、岩石赋存环境等因素综合控制,但可溶质与非可溶质的配置关系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用AMSR数据极化比PSSM算法检测渤海海冰边缘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数据和冰间湖信号模拟算法探测渤海海冰,提取海冰外缘线信息。探测的海冰边缘线与Jason-1高度计海冰探测结果和ENVISAT ASAR海冰探测结果做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农村宅基地面积测量工作一直存在难度大、时期长、效率慢等问题。鉴于此,首先利用激光雷达扫描技术采集农村宅基地目标点云数据,并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和配准,提取点云数据特征,识别宅基地目标,划分界址点;然后结合界址点和网格面积、数量,计算农村宅基地面积。结果表明,根据农村宅基地面积精度要求,计算得到的农村宅基地面积限差和中误差均在要求范围内,说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在农村宅基地面积测量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循环应力比和振动频率对盐渍土微观结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青海省察尔汗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设备和颗粒孔隙及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 应用图像分割原理和分形理论, 对交通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盐渍土微观结构进行研究, 探讨不同循环应力比和不同振动频率下孔隙分布特征及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 循环应力比R由0.375增加到0.75, 临界破坏动应变由2.32%增高到3.17%, 动载循环次数相应减少; 振动频率f由0.5 Hz增加到2.0 Hz, 临界破坏动应变由2.82%减小到2.48%, 动载循环次数相应增多; 盐渍土孔隙参数随循环应力比的增大, 孔隙尺度分维值Dv 增长了0.12, 概率熵Hm 减小了0.017, 孔隙的形态分形维数D减小了0.27, 平均形状系数F增加了0.14, 变化规律较明显; 随振动频率的增大, Dv 增长了0.014, Hm 减小了0.002, D变化了0.06, F变化了0.003, 变化规律不明显; 在动荷载作用下, 试样的孔隙空间排列与宏观上的褶皱鼓状变形具有一致性。通过未加载试样与加载后试样的微观结构参数变化对比, 从循环应力比和振动频率对盐渍土微观孔隙特征的影响到宏观变形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金爱兵  王树亮  魏余栋  孙浩  韦立昌 《岩土力学》2020,41(11):3531-3539
岩石工程可能会经受高温环境。岩石高温后冷却方式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产生重大变化,这对岩石工程的稳定性、渗透性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核磁共振(MRI)、电镜扫描(SEM)和单轴压缩试验对100、300、500、600、800 ℃ 5种不同温度砂岩经两种不同冷却方式(自然冷却和水中冷却)后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冷却时,高温砂岩强度并非随温度升高而持续降低,而水冷却会导致砂岩强度持续降低,且降低幅度远超自然冷却;500 ℃可以看作不同冷却方式对砂岩孔隙率影响的临界值,超过500 ℃,水冷却方式会导致孔隙率急剧增长,大孔径(Ф 10 μm)孔隙所占比例也高于自然冷却,因此,高温砂岩工程采用水冷却方式(如隧道着火后用水灭火)要充分考虑由此可能带来渗透危害;SEM测试表明,当温度 500 ℃时,水冷却对裂纹的增宽和扩展产生促进作用;当温度达到800 ℃时,水冷却砂岩孔洞变大,裂隙更加发育,并贯通连成网络,这会导致透水性大幅提高,同时,这也是该温度水冷却导致强度急剧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