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6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测绘学   420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1130篇
地质学   1643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塔里木西南喀什凹陷几个地质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喀什凹陷的主要构造样式为逆冲推覆构造,喀什凹陷南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于前锋带呈飞来蜂形式产出。喀什凹陷南部石炭系-下二叠统有4种沉积类型,并可建立塔西南C-P1有限洋盆-克拉通边缘深坳陷-克拉通内部坳陷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以构造、相变、同位素、古生物化石等为依据,认为前人所划T3或T3-J大多为J,T3仅为零星分布。以区域构造、沉积作用及沉积相带展布等为依据,对白垩纪-古近纪喀什凹陷原型盆地进行了分析;上新世以来帕米地块强烈向北逆冲,分割了曾经相互连通的塔里木-卡拉库姆地块。  相似文献   
992.
除了继续发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在主、次量元素分析上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固有特点之外,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使分析范围扩展到痕量分析;开拓微区面分布的元素成像分析;进一步对传统分析因难的轻元素和中、重金属元素的探讨,开发新的高级次谱线分析方法;适应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分析要求,对薄膜分析的开拓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介绍商品化的分析装置方面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对无标样分析的基本参数法目前发展状况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3.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华  刘红旭  王润红 《铀矿地质》2003,19(2):65-72,80
燕山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板内造山带形成演化阶段,并具有分期演化的幕式特征。在时间演化序列上,可分出造山前期(T3)、造山主期(J1-J3)和造山后期(K1)等3个阶段。构造变形方面,燕山板内造山带的基本构造格局为一大型逆冲推覆系统组成的构造楔形体,呈前展式扩展,造成的地壳缩短量可达44.1%。动力变质作用以高压动力变质为特征,发育高压动力变质岩(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形成于构造应力集中的逆掩断层上盘,由中-上地壳长英质岩石转变而成。岩浆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中酸性岩石组合,其中岩石类型、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及所反映的构造运动强度均具有一定的特征。在造山带形成过程中伴生3期同造山磨拉石:杏石口期磨拉石(T3x)、后城期磨拉石(J3h)和青石砬期磨拉石(K1q),它们反映了造山带的幕式演化特点和不同造山时期构造运动强度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994.
砂岩型铀矿光谱特征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根据成像光谱数据的特点,采用高精度光谱数据预处理技术和基于相关系数测度的光谱匹配技术,实现了岩石矿物光谱特征波形对比分析及诊断光谱信息提取。在此基础上,以云南腾冲铀矿区和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为例,进行试验研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95.
刘细元 《华北地质》2003,26(4):233-240
江西萍乡地区位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两大构造单元对接带的西段。自中生代以来,北部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南部形成了复杂的滑覆构造,铸成了本区北推、南滑的构造格局。通过调研发现,许多推、滑覆体之下掩覆了大片含煤岩系,为寻找隐伏煤田带来了新的希望,南、北构造“交汇带”也是钴多金属矿床较理想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96.
迭部刀扎—舟曲憨班一带已发现金矿床(点)与桑坝推覆体构造前缘的采古逆冲断裂具有密切的关系。该断裂不仅控制了含矿地层、岩浆岩的分布,而且是区内重要的控矿、容矿断裂。有规模的金矿体一般产在岩体的接触带上。金矿化与硅化、黄(褐)铁矿化、黄铜矿化关系密切。由此而提出了在该区带进一步找矿的主要地质标志。  相似文献   
997.
中蒙边界一带发育中生代大型推覆和伸展构造。亚干伸展变质核杂岩从开始形成到最终(早白垩世)成型是一个长期递进发育过程,早期深层次透入性韧性伸展剪切主要发生于170~135Ma,有迹象显示在228~170Ma已经开始。这与中生代推覆事件在时代上重合,且运动指向相同,即上盘均向南东,显示推覆与伸展同时、同向的递进转换。提出地壳尺度切向剪切构造模式:在上地壳近水平简单剪切和水平挤压叠加构成一般剪切而形成推覆;而在中下地壳近水平简单剪切和上下挤压(重力作用)叠加构成一般剪切而发育同向伸展拆离剪切带(C'),随着上地壳的增厚和下地壳的减薄,该伸展剪切带向上扩展形成变质核杂岩。  相似文献   
998.
999.
新集二矿13-1煤为新生界松散层、推覆体下第一开采的特厚煤层,存在着与推覆体发育有关的隐伏构造裂隙水、离层裂隙水(气)、F02断层活化导水、冲击地压造成导水裂隙扩展等特殊的地质灾害问题。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了留设防水煤柱、对离层空间充填注浆、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案、加强采前探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包头—呼和浩特北部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系统总结了区内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空间展布格局、构造形迹组合等特征,认为区内推覆构造至少有3期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推覆构造切割的最新地质体为脑包沟组(P2n),推覆界面被231Ma的花岗岩侵入,局部被五当沟组及大青山组不整合;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推覆构造使太古宙地质体推覆于五当沟组(J1-2w)以及大青山组(J2d)之上,推覆断层被李三沟组(K1l)不整合覆盖,且被早白垩世花岗岩(119Ma)侵入;早白垩世晚期推覆构造,太古宙及古元古代地质体推覆于李三沟组之上,推覆断层被上新世(N2)红层覆盖.第二期逆冲推覆事件在区内表现最为强烈,时间发育上西早东晚,强度、规模西弱东强,以东经111°为界,西部基本以营盘湾-庙沟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为中心南北对冲;东部则表现为由南向北单向逆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