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77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153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135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5篇
  1948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卓钰如 《地震学报》1992,14(4):479-484
用多重反射 P 波的走时研究了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下部上地幔 P 波的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特征.其方法为用 WKBJ 法计算出70年代发生于中国大陆地区的7个大地震的 P波和 PP 波的理论地震图,而后求出其与观测波形的 PP 波减 P 波的走时残差.该残差值反映了震中至台站路径中点附近的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位于苏联中亚地区的俄罗斯高原,图兰高原及西伯利亚高原西部地区下面的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加拿大地遁的情况相近;而中国西北部的褶皱带及苏联的中亚褶皱系统,哈萨克褶皱带下面的上地幔的 P 波速度较低.表明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在讨论测点高程平移法区域重力地改的精度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差概念,并推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即把测点高程平移法和节点高程插值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地改,通过理论模型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优于节点高程插值法和测点高程平移法。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在综述了目前稳定流涌水量经验方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小残差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计算表明,最小残差法是建立稳定法涌水量经验方程的一种较好方法,计算过程在微机上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在分析自动脉冲数字测相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推出了不仅与测距频率有关,而且还与填充脉冲频率及低频测相频率有关的新的频率改正公式,并给出新的频率改正公式与传统频率改正公式之间等同的条件,即有锁相环路(或频率跟踪电路)的正常工作来保证。  相似文献   
117.
现有文献对数学期望平移模型的理论分析仅考虑了观测值统计独立的特殊情况。基于观测值统计相关的一般情况,导出了数学期望平移参数估值(Si)的简明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预测理论对Si进行了直观的理论解释,扩展了统计学文献中的有关结论。借助于实例,分析了Si与最小二乘残差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8.
本区为黄铁矿型铜和多金属矿的山区.在四个已知矿体中,有两个大型致密矿体已经爆破,进行了露天开采.故试验工作仅限于其他两个矿体.其一为致密铜铅锌矿(以下简称甲矿)矿体作急倾的平板状.中部浅,两端倾状.其二为浸染矿床(以下简称乙矿),由数个平行矿条组成,其中夹有富集的网脉状矿层.根据计算,体积如甲矿的致密矿体埋藏深度不超过200米,能产生0.4-2.5毫伽的重力异常.但同等尺度的浸染矿体刖仅当埋藏深度小于20米时,才能引起0.4毫伽的异常.因此要发现上述矿床,必须保证重力测量误差(包括重力仪观测误差,各项改正误差)不大于±0.1毫伽.  相似文献   
119.
利用“闭环检测”思想检测和修正系统测量累积误差,是工程科学中的常用和有效手段。本文指出了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星间链路中所存在的有利闭环条件,并提出一种利用其进行闭合残差检测与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闭合残差整网平差模型,实现了对北斗三号卫星星间相对钟差的误差修正。基于在轨实测数据的计算表明,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星间链路中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常数性或周期性非零闭合残差。通过对星间链路闭环残差的平差修正,基本消除了卫星星间钟差不闭合的现象,减少星间钟差随机噪声30%~50%,有效提高了星间相对钟差测定的精度,有利于提升北斗系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0.
灰色系统理论在海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臧德彦 《测绘工程》1999,8(2):50-5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秦山核电站一期海堤沉降进行了预测,以较少的观测样本建立了新陈代谢数列,经后验差检验,观测精度达到一级。由此证明,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建模方便,预测精度高,在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