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综述时间延迟估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相关法和广义相关法,双谱法和广义双谱法,相位谱法和广义相位谱法,自适应信号处理法等,并对各种估计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2.
本文专门研究时变环境下的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问题,首先明确时变环境的含义,再分析时变环境所提出的新问题,然后介绍几种适用于时变环境的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最后给出计算机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TDI-CCD相机是当今高分辨卫星系统的主要成像载荷。由于TDI的特殊成像机理,为了确保图像清晰,需要在轨实时调整每一行积分时间。这里以天绘一号多片交错式TDI-CCD高分辨相机为研究对象,推导了行积分时间跳变与相邻CCD重叠区同名点视差变化的关系,表明由于行时跳变造成的同名点错位最大可达6像素。针对存在行时跳变的卫星影像,可以在沿轨方向以行时均衡为标准进行一维重采样,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行时跳变造成的视差错位,从而为高精度的影像拼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4.
重复地震在地震学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家"九五"、 "十五"计划期间, 完成了数百个地震台站的数字化建设工作, 为重复地震的广泛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为了有效发挥重复地震的作用, 该文根据重复地震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研制了重复地震的识别与相关分析软件, 给出了重复地震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一个应用例子. 检验表明利用该分析软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地震波形开展相对高精度的地壳介质分析.  相似文献   
75.
张家口—渤海地震活动带是我国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地震带。该区域的主压应力场方向为近EW 向。本文利用2005年9月—2010年9月首都圈地区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SAM 方法(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法),研究讨论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中东段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张渤活动带中部及以东区域总体的优势方向明显,为近EW 方向。横跨张渤活动带两侧的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的空间分布显示,地震带北侧燕山隆起区内、地震带范围内和地震带南侧华北盆地内的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均为近EW 方向,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6.
汶川地震同震过程中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及子事件触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S8.0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主震发生时,龙门山前山断层从都江堰北部开始错动,且一直破裂到地表。文中利用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2条断层模型,着重研究和深入探讨了灌县-江油断裂的触发机制以及错动时间。基于滑移速率和状态相依赖的摩擦定律,推导出在剪切应力变化率是否为0的2种前提条件下的地震触发新破裂的时间延迟,并将结果用于研究汶川地震是否为同震触发的时间过程上。通过与绵竹清平和汶川卧龙台站的三分量强地面运动观测资料计算出的时间延迟对比,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发现汶川地震中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并不是同时错动的,而是映秀-北川破裂产生的动态地震波(应力波)触发了灌县-江油断裂,并造成了几秒到十几秒的触发延迟。  相似文献   
77.
利用角度扫描法对各向异性介质中快慢波的方位角和时间延迟进行分析是预测裂缝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转换横波在经过裂缝等波阻抗界面较明显的反射界面时,由于横波分裂使原始地震资料各分量的能量重新分配到快慢横波中,通过角度扫描法可以将发生横波分裂现象而分散于垂直裂缝和平行于裂缝两个方向上的快慢横波能量重新集中,恢复成没有发生横波分裂现象前的转换横波波场信号.为此,通过建立一套裂缝预测的流程并将其应用到胜利实际资料的处理中,对时间延迟进行校正并对裂缝方向进行预测,使转换波R分量的成像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8.
基于GNSS的水下地形测量系统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时间延迟, 导致时间不同步。时间延迟会影响水下地形精度, 因此在数据后处理时, 需要探测时间延迟量, 并加以改正。本文基于GPS RTK高程信号和姿态传感器(IMU)涌浪信号反映船体垂直方向运动的波形具有相关性的特点, 利用相关系数法, 对时间延迟进行了迭代求解, 以计算最佳时延量, 并加以改正, 最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Lorentz invariant violation (LIV) test is important for studying modem physics.All the known astrophysical constraints either have a very small examinable parameter space or are only suitable for some special theoretical models. Here, we sugges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irectly detect the time-delay of ultra-high-energy cosmic-rays (UHECRs). We discuss some difficulties in our method, including the intergalactic magnetic fields. It seems that none of them are crucial, hence this method could give a larger examinable parameter space and a stronger constraint on LIV.  相似文献   
80.
针对运动航天器收到的脉冲星信号受Doppler效应影响,难以准确测量脉冲到达时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阶小波互累积量的脉冲星累积脉冲轮廓时间延迟测量算法。结果表明,当信号受到Doppler效应影响时,该算法测量精度优于现有算法,适用于脉冲星导航系统中脉冲到达时间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