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4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顾建峰 《气象科学进展》2021,11(2):32-38,104
重庆智慧气象围绕"天枢"智能探测、"天资"智能预报、"知天"智慧服务、"御天"智慧防灾组成的"四天"系统开展建设,重点介绍了"四天"系统建设的内涵、构架、功能和成效.最后,对"四天"系统的未来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2.
《地图》2008,(4):14-17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县境内(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8.0级强烈地震让国人动容,让世界震惊,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相似文献   
183.
孙莎莎 《北京测绘》2017,(4):28-32,37
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提出了时空云平台服务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及技术路线,并对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地理编码与匹配技术、大数据引擎并发访问技术、统一内核构造跨平台技术、云端一体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和创新点进行研究,最后对智慧磁县时空云平台系统应用效果进行概要的分析及总结。  相似文献   
184.
从Geomatics到Urban Informat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键时期,城市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面向城市的地球空间信息学(Geomatics)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持续融合,产生了城市时空大数据,成为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地球空间信息学和信息学、城市科学不断深入交叉融合,城市信息学(Urban Informatics)逐步形成,并正在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城市信息学是以统一的时空基准为框架,以空间信息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动态采集城市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与服务,支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交叉学科。本文分析了城市信息的内涵及其与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城市信息学具有动态演变、数据驱动、众源学习、协同决策、学科交叉等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若干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最后展望了城市信息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5.
唐山活动断层的浅层地震精细探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方法对唐山断层进行精细探测,得到了300m以上尤其是近地表结构的清晰图像,证明NW倾向的唐山断层在活动时,南段是一个高角度的正断层,向上错断了全新统(Q4);北段则表现出逆断层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6.
唐山7.8级地震前后地下流体动态异常演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0口水动态及油井动态观测井1973年至1978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唐山7.8级地震前后水动态和油井动态异常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次地震前后水动态演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异常首先在震中区附近出现,然后异常区向外围区扩展,并呈现多点集中的特点。在中短期阶段异常明显向震中区收缩、迁移。在临震阶段在震中区附近形成高异常集中区。  相似文献   
187.
唐山地震后发震断层和周围地区的地壳形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觉民  王若柏 《地震学报》1997,19(5):487-492
介绍了设于唐山地震发震断层地表裂缝的形变台站,在地震后18年间观测到的断层形变.结果表明,发震断层的垂直和水平形变都集中在大震之后的7年之内;1983年是震后形变的转折期.大面积水准显示的形变与断层形变强度定性相符,目前呈现出不易于积累应力的松弛状态,近期不大可能发生较强地震.   相似文献   
188.
189.
李建华  李望洲 《地震地质》1991,13(2):152-160,T002
本文综合分析了华北地区18幅630张不同时相、不同波段的卫星图象,发现唐山地震前,卫星图象上显示出了压扭性的构造活动信息及张性的构造活动信息。这些信息出现在唐山地震前13—16个月之间,是一种地震中期前兆信息。运用我国地面站卫星图象,监测京津及敏感点上的构造活动信息,捕捉未来大地震的中期前兆信息,对地震减灾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0.
智慧城市建设是拓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城市大数据的发掘、应用提供时空化承载。借鉴互联网商业的众包理念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将有助于满足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解决城市治理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