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57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81.
王晶  苏磊 《西部资源》2014,(1):148-152
土地整治工作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统一。因此土地资源的整治更强调土地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保护,更强调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中基本模式的构建研究在将调查的相似典型项目进行归类分析,并抽象提炼。因此构建的基本模式和实际的土地整治项目具有相同的物理属性和数学特征。  相似文献   
782.
构建区域介质三维速度模型并以之获得准确的区域震相走时, 是提高区域地震定位精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充分利用已有的一维模型、 GT事件、 地质资料等实现三维模型构建, 尝试基于目标区域内已有的部分局部一维模型, 通过克里金空间插值建立初始三维模型, 然后利用GT事件走时数据并参考其它地震地质资料对其不断进行修正, 使得其走时偏差图与GT事件走时偏差图一致, 进而获得能够提高区域地震定位精度的三维模型. 使用不同模型进行的地震定位实验表明, 以此方法建立的三维模型的定位偏差较初始模型减少约20%, 较好地起到了减小区域震相走时残差, 提高区域地震定位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3.
毕瑞  甘淑  袁希平  高莎  胡琳 《山地学报》2022,(1):151-164
针对地形起伏变化较小、形态特征单一的地貌,无人机遥感多采用"已"字形垂直视角或模拟多镜头垂直视角航线从5个方向对目标对象进行数据采集,构建3D场景,但是对于地貌形态、空间分布急剧变化的山地环境,通过传统航线方式获取地貌影像时容易出现工作效率低、飞行安全性低、精度低等问题,适宜的航线规划方案是确保无人机飞行安全、提高工作...  相似文献   
784.
辐射沙脊群潮滩地形遥感遥测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潮滩地形是合理开发利用潮间带滩涂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滩涂水边线测量法是目前公认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滩涂地形遥感测量方法。本文以水边线测量方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水位测站基线的潮滩地形遥感遥测构建方法。以江苏沿海大面积潮滩为研究区,将该区域自建的4座水位测站的连线作为水位测站基线,结合不同潮情下采集的遥感影像提取的滩涂水边线数据,通过水位测站基线计算滩涂水边线高程,从而构建出辐射沙脊群潮滩地形。采用实测地形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DEM能够反应当前潮滩的基本形态,平面精度达30 m,垂直精度达20 cm。  相似文献   
785.
面对多源异构的海量数据的集成,传统的集成方法和技术无法实现,直到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才有了可能.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多源异构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有利于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同时为数据的分析、挖掘等提供了所需的数据.文中重点讨论了基于大数据和数据虚拟化平台技术,参照ODM2信息模型和MMI ORR本体语义框架来实现多源异构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集成问题,并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多源异构数据查询、综合展示应用的实现方法.此研究有利于解决海量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管理难题、满足海洋环境科研工作者的大数据需求、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提升海洋环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86.
针对网络上地球物理领域的信息资源复杂多样,而传统的信息检索方法在检索地球物理信息时结果比较片面这一问题,将本体技术与传统信息检索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基于语义的地球物理信息检索系统模型。研究了地球物理领域的本体特征,并设计建立了本体库;提出了计算地球物理领域本体的语义相似性方法,分析了地球物理爬虫的工作机制;最后编程实现了系统的主体功能,验证了系统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7.
王密  仵倩玉 《测绘学报》2022,51(6):1008-1016
全天时、全天候和全球的遥感信息实时智能服务是对地观测系统建设的目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分专项和商业卫星的发展,在轨卫星数量急剧增加,对地观测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使得传统的单星和星座卫星系统的运控、接收、处理和应用服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亟须统筹规划卫星应用各环节资源,充分发挥多星协同优势,构建统一的遥感影像实时智能服务体系和系统。本文针对遥感星群卫星体系特点和对地观测用户需求特征,开展面向星群的遥感影像智能服务关键问题研究。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全球多尺度语义描述网格,统筹全球动静态的任务语义描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面向星群的自主任务管理、精准动态规划和协同智能处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形成集任务描述、任务管控、任务规划、在轨处理、终端分发一体化的星群智能服务技术体系。通过充分发挥星群协同的优势,结合在轨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来降低各环节时间延迟,提高数据处理精度,从而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近实时星群智能服务,为对地观测的全天时、全天候快速高效智能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8.
地理本体是地理信息科学中一个新兴的和正在发展的研究领域,将本体思想和方法引入地理信息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分析本体的概念入手,描述本体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确切含义,并阐述地理本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研究本体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9.
为满足对外展示和发展规划的需要,开发了一套三维漫游展示系统。系统是以Quest3D为平台,利用低空无人机(UAV)航空摄影技术结合三维建模软件(3DsMAX)来构建校园的三维真实场景,最后在多通道环幕(立体)仿真投影系统上进行漫游展示。对其技术关键、基本流程及展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相关三维虚拟场景构建和展示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90.
近年来室内定位技术的逐渐被关注也带动了对室内地图的需求,但是室内地图由于多种原因并无法及时获得精确的室内地图,所以室内地图的挖掘构建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种利用移动终端传感器进行的多模获取室内地理信息特征点,并绘制室内地图的系统。系统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的读数特征识别电梯、楼梯、转弯、室内静止点等点,利用无线路由器信号读数变化特征,获取读数峰值,利用用来获取室内走廊以及房间形状,进而绘制出较为精准的室内地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