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1篇
  免费   1222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测绘学   3687篇
大气科学   1004篇
地球物理   460篇
地质学   4609篇
海洋学   1364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4592篇
自然地理   105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947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190篇
  2007年   839篇
  2006年   950篇
  2005年   1066篇
  2004年   746篇
  2003年   923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30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步推进,社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海洋社会组织为例,研究在"政社分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表明,"政社分开"后,社会组织遇到的困难一是失去物质资源,难以正常开展活动;二是失去"主心骨",难以建立公信力;三是失去主要业务来源,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为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地健康发展,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律法规、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拓展社会组织经费来源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文章系统总结了2010年以来,唐山国际旅游岛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类型、完成工作量、完成情况及生态效益等,从规划引领、基础研究、项目论证、技术支撑、管理体系及制度保障等角度系统总结了生态修复工程管理经验,梳理了旅游岛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规划的管控措施及工程布局不够细化;区域性生态修复工作远未完成;区域性长效监测机制尚未建立;资金投入过度依赖财政资金状况依然没有改变;离"生态型开发模式"仍有较大差距。为做好唐山国际旅游岛生态修复,从出台地方修复规划、接续实施修复工程、建立常态监测机制、理顺项目投资机制和推进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为满足新时代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和管理的迫切需求,深入落实陆海统筹的战略部署,文章分析陆海统筹生态管理及其核心机制,即海岸带韧性。研究结果表明:陆海统筹生态管理的有效开展将对协调我国海岸带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解决海岸带土地利用和海域使用的空间统筹、淡水和咸水的环境质量统筹以及洄游动物的生境修复统筹等基本问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韧性聚焦复杂非线性系统的状态转换和突变过程,可研究耦合系统的多要素测度,有助于识别和分析海岸带面临的复杂压力和潜在风险,其本质是陆海统筹生态管理的核心机制;通过海岸带土地-水-生物多样性的联结,构建海岸带韧性研究新框架,以实现海岸带韧性的多维时空测度以及社会-生态耦合系统的转型模式应用,可服务于海岸带系统评价、空间规划和综合管理,支撑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994.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文章从海洋公园建设角度概述觉华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的开发与保护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海洋公园的数字化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觉华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是典型的北方海岛生态保护区域,对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海洋公园当前在管理制度、监视监测技术、科技支撑能力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不足,应加强物联网监测体系建设、数字化评估建设、科研和人才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和文化宣传。  相似文献   
995.
基于GIS的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IS技术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施工管理效率,控制施工进度,检验施工质量,节省施工费用等,都显示出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同时能为施工设计人员以及领导决策提供直观的图形显示和分析统计的功能,真正达到施工设计和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系统将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测量作为系统管理的重点,设计了11个子系统,涵盖了大量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内容丰富,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96.
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念框架及其关键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怀成  黄凯  刘永  郁亚娟 《地理研究》2007,26(4):789-798
河岸带生态系统作为河流-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渡区,具有一系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功能加以考虑。加强河岸带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已成为流域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国内外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河岸带生态系统特征,界定了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提出了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框架,主要从范围界定、问题诊断、目标设定、综合评价、管理策略、监测评估和反馈调整7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识别出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中的4个关键问题:①研究尺度问题;②河岸带管理宽度问题;③协调生态价值冲突问题;④国内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关于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主要回答了目前被频繁问及的有关虚拟地理环境的几个问题。重点阐述了虚拟地理环境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基本理论、方法、关键技术与应用,以及与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指出虚拟地理环境是在空间数据库和地理模型管理基础上构建的、同时表达地理静态和模拟动态现象的、面向多用户的分布式协同虚拟环境。因此,虚拟地理环境突破地理信息系统以数据共享为核心的框架,走向以数据库和模型库为双核心的知识共享平台,进而形成一个新知识的生成环境。  相似文献   
998.
《地理信息世界》2007,5(2):20-20
“第二届GIS/RS在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中的应用国际会议(ICGRHWE'07)”暨“第二届基于GIS及遥感技术的洪水预报与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FM2S'07)”;国家:中国;会议召开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组织者:中国中山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提交摘要截止时间:2007年3月30日;摘要录用通知时间:2007年  相似文献   
999.
海洋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可视为将海洋资源环境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广义生产行为,因此受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制约。本研究基于资源环境边际效应的经济学视角,以对海洋资源环境破坏较大的填海造地建设为研究重点,通过基于GIS的海洋资源环境边际机会成本评估和基于边际效应分析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理论和方法,重新认识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海域管理绩效评估和科学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为区域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新的方法体系;关键成果是构建基于边际效应分析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模型将海洋资源环境纳入宏观生产投入要素,由宏观要素的边际收益测算承载力极限阈值,其中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的正确评估是承载力评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对比分析日本、荷兰和韩国以及我国的围填海管理情况,提出我国在围填海管理方面缺少专门法律、相关规划亟须协调和衔接、海洋管理存在交叉或缺位以及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根据陆海统筹的理论内涵,分别从主管部门、规划和资源市场3个维度,对我国围填海管理进行统筹分析;基于陆海统筹建立围填海管理制度框架,重点从规划计划、项目审批、监督检查和后评估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以期优化陆海资源配置和科学管理围填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