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376篇
大气科学   37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44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31.
中国东部森林样带典型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中国东部森林样带(NSTEC)上的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CBS)、千烟洲亚热带常绿人工针叶林(QYZ)、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DHS)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季雨林(XSBN)等4种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的碳收支特征开展了长期、连续的观测研究.本研究利用ChinaFLUX的连续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和评价了4种生态系统2003年碳收支的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响应特征.在2003年,各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对环境因子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响应.CBS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主要受到了辐射与温度的控制,0℃和10℃是两个重要的临界温度,前者控制了生态系统碳交换的起止时间,后者影响了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强度.由于生态系统光合作用(GPP)出现峰值的时间早于呼吸(Re)作用,因此,CBS生态系统的净交换(NEE)在早夏达到最大值.由于夏季降水与温度的不同步性,QYZ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受到了干旱的制约,其降低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GpP的降低.DHS与XSBN生态系统均表现出在旱季碳吸收强、而雨季吸收弱的特征,特别是XSBN从旱季到雨季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由碳汇向碳源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生态系统在雨季的降水量较大,光合有效辐射不足,导致生态系统GPP受到抑制,而Re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致.XSBN的生态系统呼吸温度敏感性参数(Q10)与年呼吸总量最大,CBS与QYZ次之,DHS最小,但CBS生态系统每天的呼吸释放量最高.在2003年,CBS,QYZ,DHS和XSBN的NEE分别为181.5,360.9,536.2和-320.8 g·C·m-2·a-1.在CBS,QYZ和DHS三种生态系统之间,随着纬度的降低,温度与降水表现出明显的纬度梯度,生态系统Re占GPP比例逐渐降低,NEE与Re的比例随纬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每天的光合吸收量、光能利用率和降水利用效率均表现出了随纬度降低而减少的趋势.但XSBN生态系统往往脱离这一纬度趋势.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的高度复杂性,需要更长时间的观测数据和开展更深入的分析,以科学解释不同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准确评价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能力.  相似文献   
932.
根据森林旅游资源具有生命周期的特点,引入环境评价中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步骤,并利用生命周期矩阵的半定量方法,对森林景观进行生命力评价。结果表明:(1)各个景观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在森林景观自身的功能基础上,取决于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旅游魅力,生命力评价指数和常绿阔叶林景观的相关性,说明了常绿阔叶林景观的旅游魅力;(2)森林景观应按照年龄结构进行合理的空间格局配置,以提高旅游吸引力;(3)提高森林景观的旅游生命力,必须调整资源类型结构,尽量扩大高质量的森林景观种类比例,优化树种结构。  相似文献   
933.
CEVSA模型是一个基于生理生态过程模拟植物—土壤—大气系统能量交换和水碳氮耦合循环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机理模型,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的验证。本研究对CEVSA模型中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定量表达进行了重要改进:将模型的模拟时间步长由“旬”改为“日”;增加了物候参数化的子程序;调整了生物量的分配方案;基于碳平衡模拟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等。分别使用改进前后的CEVSA模型模拟了3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模拟的结果与通量观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EVSA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但在不同生态系统的不同时段,模型模拟的结果与通量观测相比还有一定的偏差,模型在碳交换关键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尤其是针叶林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以及生态系统对高温和水分亏缺的响应和适应等方面的模拟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验证。  相似文献   
934.
中国自然条件和自然特点决定了中国生态环境有特殊的脆弱性。中国的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3%,荒漠化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7.9%,水土流失面积占37%,55%的面积不适宜人类居住,森林覆盖率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据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里,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  相似文献   
935.
森林沼泽景观表生介质元素存在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运用痕量相态分析和元素活动态提取技术对森林沼泽景观各类表生介质元素存在形式进行研究,确定各类表生介质中元素存在形式有继承矿物原生状态的相对稳定形式和表生环境下形成的元素活动态形式两类,不同类型介质的元素存在形式具有较大差异.元素赋存形式对评价化探异常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介质中成矿元素的有效相态形式占有一定比例是矿异常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36.
森林水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本文从近年森林作用讨论入手,回顾了20年代以来森林水文各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37.
多参数SAR数据森林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静娟  邵芸 《遥感学报》2000,4(Z1):129-134
利用多参数机载全球雷达(GlobeSAR)数据和航天飞机成像雷达(SIR-C/X-SAR)数据,分别在我国南、北方两个试验区进行森林识别与分类,以及蓄积量估测的试验.为了更好地了解雷达后向散射与森林结构特征的关系,分别从雷达图像上提取了后向散射系数和强度,进行森林类型识别效果的分析,以及森林结构参数与雷达后向散射强度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多波段、多极化SAR数据能有效地识别不同类型的森林.雷达的后向散射强度对森林的结构参数,尤其是森林的平均胸径和高度较为敏感,据此对试验区的森林蓄积量进行了估测,并分析了多参数SAR在森林应用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938.
根据2004年的MODIS数据和森林火灾地面调查数据, 以福建省为例, 来探讨典型南方丘陵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火灾面积大小评估的技术方法。在对火区250 m分辨率MODIS数据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MODIS近红外通道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在火灾发生前后的散点图, 结合火区的假彩色合成影像, 利用ENVI软件的ROI处理功能建立火灾面积评估技术方法。对35起森林火灾样本进行评估, 过火面积总体估算误差为15 hm2, 结果表明, 在南方丘陵山区, 应用MODIS数据开展森林火灾面积评估, 能较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939.
为了执行中国气象局项目"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的子项目"西部五省区树木年轮资料网",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树木年轮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甘肃省气象局气象台、青海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和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科技发展处及气候中心联合在甘肃、青海和西藏进行野外考察和树木年轮采样。  相似文献   
940.
利用AVHRR资料对2007年春季大兴安岭松岭区罕诺河林场的森林火灾进行了遥感监测,并对火灾发生的气候背景进行了分析。火灾发生地松岭区2007年1~4月降水总量为36mm,比历年同期少1mm,2007年1~4月平均温度为-9.6℃,比历年同期高2.5℃,高温和干旱是此次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