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437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356篇
海洋学   96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21.
多波束换能器艏线偏移是影响多波束测量精度的因素之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计算,分析了多波束艏线偏移对所探测海咪平面位置和深度的影响,,阐述艏线偏移的校正和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122.
泥河湾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正楷 《第四纪研究》2001,21(3):262-269
泥河湾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它以巨厚的沉积、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遗存为世人所瞩目.经过几代人近80年的努力,泥河湾层在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和古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誉为我国研究程度最高的第四纪地层之一.近年来,随着第四纪学科的发展和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加大泥河湾层研究力度,提高"泥河湾层”研究水平的呼声日趋高涨.预计在新的世纪,泥河湾层研究将成为我国第四纪工作的热点,它将对第四纪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3.
钦州湾水下动力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湾水下动力地貌主要有潮间浅滩、河口沙坝、潮沟、潮流沙脊、潮流冲刷深槽、水下拦门浅滩、水下斜坡。该文阐述钦州湾的入海河流、潮汐、潮流、波浪等水动力的基本特征 ,分析水下地貌类型的形成及其空间分布和沉积物组成 ,并探讨动力地貌形成原因与机理及海岸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4.
125.
针对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沙河大桥钻孔灌注桩工程中桩孔直径大、桩身长、孔壁易失稳垮塌、单桩砼灌注量大等施工难题,采取了有效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了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措施,总结了施工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6.
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下地形测量水利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GPS实时定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水下地形测量开创了一个新局面。.GPS实时定位较一般光学仪器测角定位,无线电定位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自动化,可全天候作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7.
分析影响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各因素,提出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8.
青海湖流域沙漠以环湖分布为特点,又以ENE为集中。这一状态使多方向的风沙流入湖,而实际上入湖沙量是以W、N、E三个方向的流沙为主。根据入湖风沙公式计算,入湖风沙量为887.08×10~4t/a。并推算出河流泥沙入湖为35.77×10~4t/a,空中降尘为30.36×10~4t/a。入湖后的沙质物在湖流、波浪的作用下,由西向东运移,堆积成水下沙堤,逐渐增高加宽露出水面,分隔成子湖。同时在干燥的气候作用下,导致湖面收缩,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29.
海水声速的时空变化会使声波沿传播方向发生折射,有效消除声波的折射效应对提高水下声学定位精度至关重要。在声速剖面已知的情况下,声线跟踪是削弱折射效应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的声线跟踪方法要求波束入射角为已知,而基于距离交会原理的水下声学定位系统通常未对波束入射角进行直接观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顾及波束入射角的常梯度声线跟踪水下定位算法,采用搜索法确定波束入射角,通过对声线跟踪与定位解算的迭代计算,实现波束入射角和目标坐标的渐次修正。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迭代求解超越方程的解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利用声速剖面消除了声线折射效应的影响,且解算法计算效率优于搜索法。  相似文献   
130.
张超  姚华建  童平  刘沁雅  雷霆 《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1):4065-4079
伴随层析成像(Adjoint Tomography)通过求解全波方程来准确模拟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并利用波形信息来反演地下结构,是新一代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其中3-D伴随层析成像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而2-D反演相对更具计算效率.面波和远震体波是研究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重要方法,它们对S波速度及Moho面的敏感度不同,通过联合反演,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S波速度结构及Moho面.通过两种数据的高度互补性,本文提出基于伴随方法的线性台阵背景噪声面波和远震体波联合成像方法,同时约束台阵下方S波速度结构及Moho面形态.我们将该方法应用到符合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典型结构特征的理论模型上,测试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方法优势明显,相比于面波伴随层析成像,能获得更高分辨率的S波速度结构,同时能精准约束Moho面形态.相比于体波伴随层析成像,联合反演能有效压制高频假象,降低波形反演过程中的非线性化程度.本研究有望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精准的线性台阵成像方法,搭建联合伴随层析成像理论框架,提升岩石圈成像分辨率,并为后续其他类型波形数据的引入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