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402篇
海洋学   99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付湘  赵秋湘  孙昭华 《湖泊科学》2019,31(6):1713-1725
长江干流与洞庭湖存在复杂的并联型分汇关系,当三峡水库调度改变长江径流过程时,会引起洞庭湖年内槽蓄量的变化,对于洞庭湖地区防洪、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保护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枝城至螺山站的荆江-洞庭湖水流模型,利用2008-2017年的三峡水库实际调度日数据,分析有、无三峡水库调度两种情况下洞庭湖槽蓄量的变化过程,同时利用建库前和近期的水位流量关系反映河道过流能力,分析了河道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河道调整引起的槽蓄量变化在汛前消落期、汛期、汛末蓄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3.06%、0.12%、-0.01%和-13.31%.有三峡水库影响情况下,汛前消落期由于荆江"三口"进入洞庭湖的多年平均总径流增加23.94%,洞庭湖出口处城陵矶多年平均水位升高0.53 m,阻碍了洞庭湖出流,洞庭湖多年平均槽蓄量增长13.30%;汛期由于荆江"三口"分流量减少3.54%,城陵矶水位降低0.02 m导致出湖流量增多,因此洞庭湖多年平均槽蓄量减少0.20%;在汛末蓄水期,荆江"三口"分入洞庭湖的多年平均总径流量减少37.18%,城陵矶多年平均水位降低1.33 m,导致出湖流量增多,因而洞庭湖多年平均槽蓄量减少27.74%;在枯水期,荆江"三口"多年平均总径流量增加5.61%,城陵矶多年平均水位上升0.07 m,最终洞庭湖多年平均枯期槽蓄量增加2.96%.  相似文献   
92.
冀西北尚义盆地中生代沉积特征及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义盆地形成于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内沉积了一套以紫红色、灰绿色陆源碎屑岩为主的地层,仅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局部夹薄层玄武安山质火山岩。通过系统分析尚义盆地的沉积岩、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古水流、砾石成分等,分析了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的物源区、汇水中心及古气候的演化,恢复了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古地理格局。同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尚义盆地的沉积-充填样式,重点总结和综合分析了盆地内熔积岩、辉绿岩、边界断层等的发育特征,初步推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尚义盆地为伸展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93.
冰盖下水流速度分布的二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标准的κ-ε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冰盖下水流速度分布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冰盖和河床糙率比值变化时,水流速度剖面发生变化;冰盖下的最大流速值比速度对称分布时要大,且偏于光滑的一边;在相对光滑壁处近壁流速值大于相应对称分布时的流速值,该结果与实验室实测速度剖面情况吻合.数值试验表明,最大流速点位置的偏移量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冰盖区、床面区及冰盖下水流平均速度相差较小,表明了工程应用中假定各区流速相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海岸沙坝近底悬移质通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岸沙坝的产生和演化机理,对不规则波和波群作用下沙坝上方的近底悬移质通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短波、长波和平均水流对悬移质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波况下平均水流和长波的作用始终使泥沙向离岸方向输移,而短波的作用使泥沙向岸方向运动;平均水流引起的泥沙输移始终占主要成分,长波的次之。不规则波情况下平均水流的影响较规则波的情况相对较弱,三种成分对泥沙输运的贡献属于同一量级。波群情况下长波的影响随着波浪群性的增强而加大,短波的不明显,而平均水流的影响则随着波浪群性的增强而减弱。  相似文献   
95.
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需要研究不同地下水流系统发育模式下渗流场和温度场的互相影响.基于二维潜水盆地多源汇的数值模拟和室内砂箱实验,改变降雨入渗强度,通过砂箱底部加温研究上下边界不同温度差条件下的渗流场和温度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降雨入渗强度加大,地下水流速增大,地下水流系统由单一区域系统向复杂的局部+区域、局部...  相似文献   
96.
李秋香 《地球》2012,(3):90-98
(一)进入黑竹沟的第九天。头顶上艳阳高照,勘探队停下来休息。沈柔拿着水壶到溪边接水,山里的溪水甘甜,相比之下,山外面商家鼓吹的深山泉水简直就是冒牌货。勘探队的工作已经完成差不多,顺着水流往南到依乌村稍作休整,补充些食物和药品,继续向南是西河镇,那里有车去县里,然后就可以回成都了。九天的山路跋涉,浑身散了架  相似文献   
97.
李秋香 《地球》2012,(7):77-80
剧情回顾:一支来自成都的地质勘探队在四川省黑竹沟境内开展地质勘查工作,途中因突如其来的山洪失散。勘探队里的医生沈柔同其他队员失散后,遇见了同因山洪与同伴失散的驴友周卫。二人结伴一同上路前往依乌村,希望能在那里同失散的同伴汇合。二人同行途中,遇到猛兽袭击后的梅花鹿尸体,  相似文献   
98.
线性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杨  李胜涛  金晓琳  邱耿彪  李健  王辉 《冰川冻土》2012,34(5):1200-1205
出于降低高速公路坡度的目的, 团结桥连接线高速公路路基开挖在Ⅱ级阶地前缘处排水盲沟最大开挖段基本将原来连续的天然含水层切穿, 导致地下水排泄基准面下降, 使得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 部分民井出现水位下降或干涸现象. 得出路基开挖排水是导致工程区附近地下水含水层结构及流场改变、 水位下降或局部疏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滩槽复式河道是冲积河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态,也是河流动力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以复式河道概化试验数据和水沙运动的区域性特征为依据,在提出滩槽复式断面主槽平衡区、滩槽交互区、滩地平衡区以及边壁区4个分区的基础上,将水流流态最为复杂的滩槽交互区进一步划分为对数流速区(内区)和非对数流速区(外区),通过引入描写动植物生长过程的S型曲线,提出了内外区分界线的确定方法。以滩槽交互区横向分布公式为基础,通过线性假定和积分变换,给出了滩槽交互区内断面平均流速和含沙量的计算公式,并对不同分区内的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在分析甘肃某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国际的可视化标准软件 Visual Modflow 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预测了区内地下水水位随时间缓慢上升,地下水处于微弱正均衡状态,地下水位将以高于1 m幅度升降,极限水位是1.6 m,矿区地下水水位边界线将向东南侧(厂址范围)移动约214 m,距离厂址范围边界最近287 m,地下水水位上升后对拟建厂址范围内项目建设无安全影响,同时为今后研究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