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44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玉良 《城市地质》2019,14(2):42-47
祁县王村地区位于晋中盆地中部东缘,晋中盆地四周为活动断裂所控制,盆地内受不同方向的次级断层切割,形成隆凹起伏的次级构造单元。祁县王村隆起中心部位是一个岩浆岩侵入体。井深350~400m时水温28℃,多年来水温稳定,该区域存在地热异常。为了查明该区域深部地热地质条件,省地勘基金项目立项进行勘查,采用地球化学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热钻探、水文测井等工作方法,推测隐伏岩体分布面积57km^2,地热勘探井深2905.65m时,井口水温仅39℃,含水层为岩体,上覆三叠、二叠系砂岩裂隙水,涌水量1064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l-Na型水。同时测温曲线反映,随着井深增加,井深2045.92m以下侵入岩浆岩体地层地温梯度未见明显增高,说明在长期的地壳构造活动中侵入岩浆岩体的大部分热量已散失,因此本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前景有限。侵入岩体上覆砂岩热储层所含低温温水,对养殖业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依据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和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的每月上、中、下旬在大亚湾西部海域进行的5条拖网测线的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调查,以及2016年10—12月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调查,分析了中国毛虾的种群动态变化及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毛虾总个体密度在L2和L3测线的平均值与L1测线无明显差异,但均略高于L4和L5测线。中国毛虾个体密度基本都是在1—2月达到最高值,个体密度与温度并无明显相关性,不存在温度聚集效应,可能因为较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为中国毛虾提供丰富的食物,使中国毛虾出现较高的个体密度。中国毛虾个体大小组成从12月份至2月份呈现小型-中型-大型占优势的转化,当温度下降时,大型个体更易成为主要优势,可能是毛虾个体自身的生长使得种群中大型个体增多,以及寒潮降温引起的藻类大量繁殖为毛虾提供了大量饵料有关,从而使其能够较为快速地生长成为较大个体。  相似文献   
73.
根据南沙群岛海域船舶报的表层水温和波浪资料,分析了ElMino事件对该海域上述水文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该海域与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水温变化是同位相,而与赤道西太平洋呈反位相;(2)在ElNino年,南沙群岛海域海况恶劣,大浪频率增加;更以ElNino的次年为甚。文中对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南海表层水温年循环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东晓 《海洋学报》1998,20(4):25-37
本文采用一个非线性约化重力海洋模式对南海表层水温(SST)年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南海表层水温年循环形成和维持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模拟结果表现出与观测分析相一致的年循环变化阶段性和空间结构,并发现南海SST年循环的阶段性是海面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共同作用的结果;南海上层海洋的热力平衡有着明显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75.
平稳随机序列分析在水温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进行海水温度预报主要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平稳随机序列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根据海水温度自身前后之间的关系,采用平稳随机序列分析法,用小麦岛海洋站36a(1960~1995年)逐旬表层水温观测资料,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从而算出未来时刻的水温预报值。  相似文献   
76.
应用相空间理论对赤道单站日表层水温及青岛月平均气温的9点滑动平均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月平均气温的9点滑动平均的相关维数和嵌入维数分别为5.83、8,当反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日SST的相关维和嵌入维数分别为3.93、11,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其相关维数和嵌入维数分别为4.37、9。揭示了无论是厄尔尼诺还是反厄尔诺发生赤道日SST都具有混沌特征,并且厄尔尼诺发生其内部结构复杂化使得支撑奇怪吸引子的  相似文献   
77.
水柱中CO2分压(pCO2)的时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水中碳的环境地化特征.本研究在夏季分层期间对三峡水库澎溪河(小江)流域高阳回水区段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发现,恒定的温跃层中pCO2随水深增加而显著增大,表层0.5 m处pCO2均值为152±71μatm,而在水深10.0 m处pCO2均值为4568±1089μatm,同水温、pH及DO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水温等将影响微生物、浮游植物的代谢过程及水气界面对流传输,进而对pCO2分布产生影响.对水气界面CO2扩散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夏季分层期间高阳水域总体上表现为CO2的汇,其对大气CO2的吸收量最大值于15:00左右,达到-0.33 mmol/(m2.h);最弱在次日凌晨3:00左右,吸收量仅为-0.17 mmol/(m2.h).  相似文献   
78.
基于全国地下流体观测网的水温观测数据,分析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 MS6.8 地震引起的水温同震响应特征,并结合同震静态应变场探讨了水温同震响应机理。结果表明,泸定 MS6.8 地震水温同震观测点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和川滇菱形块体中南部; 震中距Δ≤500km范围内水温同震以下降—恢复型和上升型为主,水温同震项数及测项比随震中距的增加逐渐减少; 水温同震响应幅度与震中距和地震能量密度显著相关,且随震中距的增加呈指数衰减,随地震能量密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大; 水温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1天以内,持续时间随震中距的增加呈指数衰减。  相似文献   
79.
鱼类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对鱼类寻找适宜的产卵、索饵等功能性栖息地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研究聚焦于鱼类上溯通过鱼道的游泳行为量化,而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分析鲜有报道。本研究在金沙江下游支流黑水河松新坝址处利用PIT(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遥测技术对松新电站过鱼对象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开展监测,考虑监测过程中水文情势变化对过坝后上溯行为的影响,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构建了耦合多因素(流量、水温、河道涨落水率、昼夜节律、肥满度等)的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利用AIC模型准则筛选出最优模型参数,识别了影响鱼类过坝后上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短须裂腹鱼在松新鱼道的上溯效果显著优于河道;(2)水温及河道涨落率是影响短须裂腹鱼过坝后上溯效果的关键因素;(3)水温与短须裂腹鱼过坝后河道上溯成功率呈负相关,当水温超过短须裂腹鱼最适温度后,河道上溯成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呈递减趋势;河道涨落水率与短须裂腹鱼过坝后河道上溯成功率呈正相关,其中涨水情势下短须裂腹鱼河道成功上溯的概率高于落水,河道上溯成功率随着涨...  相似文献   
80.
根据2008—2016年苏06井400 m和800 m深度的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不同深度的水温年变速率及日变曲线形态,并运用差值、水温梯度的小波变换方法,对2个不同深度的水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苏06井不同深度水温的长期变化与水位变化具有一定同步性,事实上水位变化起主导作用,构造引起水位变化使不同深度水温的表现不同,对周围近距离显著地震发生有一定意义;从短期变化看,不同深度水温之间很少出现同步变化;400 m深度水温异常信号频度及强度高于800 m深度水温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