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469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详细分析了山西辛安岩溶的水文地质条件,并通过对域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分析,将辛安域概化为单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集中参数随机系统的概念模型。利用24年的水文序列资料进行基流分割,获得多年月平均流量过程曲线,求得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补给量。在此基础上,应用滑动平均模型(MA),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及流量调和分析—残差自回归等三个模型,对域地下水进行模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不仅揭示了水动态特征,而且对流量动态进行了预报,为晋东南区域经济规划提供了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92.
新疆哈密坡子地区首次发现的隐爆角砾岩筒处在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卡瓦布拉克微板块之上,基底地层为前寒武系,盖层主要为石炭系,受NE向断裂带控制。隐爆角砾岩特征及产出环境相似于金伯利岩。  相似文献   
93.
94.
通过对东昆仑东段清水地区花岗岩类的详细野外研究,提出造山带地区岩浆岩中普遍存在构造混杂现象,并把构造混杂岩浆岩分为构造岩浆岩片和准构造岩浆岩片两类,为造山带地区侵入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新疆沙湾25号1991年以来的水温和硫化物总量的系统分析,发现该观测点对其周围约300 km范围内的5级以上中强地震有一定震兆异常反映,尤其是观测点附近的地方震往往表现为大幅度异常.  相似文献   
96.
岩溶水是指赋存于岩溶孔隙中的地下水,是我国南方生产生活主要用水来源.随着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逐步扩大,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发重要.通过定期监测岳麓山水流量、电导率、pH值,结合岳麓山岩土层性质和长沙市降雨量,采用统计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水流量变化和水水质定性评价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雨对岩溶水进行补给从而使水流量增大,水流量的改变除与降雨量有关外,还受土壤入渗率和降雨时长的影响.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可定量计算电导率与时间的相关性,间接判断周围环境对水水质影响的难易程度,有利于识别电导率代表性位置眼,更好地监测和评价岩溶水.土壤酸沉降污染严重或酸雨频繁地区易导致岩溶水pH值呈酸性.对水流量和水质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  相似文献   
97.
在岩溶含水系统中,作为主要排水通道的管道对流量动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管道特征参数对流量变化亦有影响。为确定管道各参数的影响,前人以管道发育的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短时间序列流量响应的分析探讨,而对岩溶管道不十分发育的岩溶水系统的研究较薄弱。为此,本研究结合北方岩溶水系统的发育特征,借助CFP管道流模型对管道各参数对岩溶系统流量和流态的影响程度及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而后基于河南鹤壁许家沟域岩溶水文地质特征构建了域的MODFLOW-CFP模型,对域岩溶地下水渗流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降水保证率下的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管道流量与管壁渗透系数、管道坡度和管径呈正相关,而随弯曲度和埋深的增加管道流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管壁粗糙度对流量的影响较小,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尤其是当管壁粗糙度较小时,波动比较明显。经敏感性分析发现,管壁渗透系数和埋深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弯曲度和管道坡度,而管道直径和管壁粗糙度敏感性最低。许家沟域在25%降水保证率下,年最大流量为0.45 m3/s,平均流量为0.36 m3/s;在75%降水保证率下,年最大流量为0.41 m3/s,平均流量为0.31 m3/s,与实际情况吻合。该法可为我国北方岩溶区水资源评价及域水资源开发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红石矿床是甘肃省龙首山地区重要的铀矿床,但以往的研究对红石地区热液蚀变研究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为了定量确定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影响,本次研究首次引入质量平衡算法,通过对红石地区新鲜伟晶状花岗岩与蚀变伟晶状花岗岩的对比分析,在本地区热液蚀变对铀矿床的形成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红石矿床铀成矿经历了至少二次成矿作用,其中部分矿段热液蚀变迁入的U元素达到原生的36倍以上,说明热液蚀变对铀成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从机理上阐述了热液蚀变产生的赤铁矿化等蚀变可以作为找矿指示标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群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认为前人所建立的的祁漫塔格群或滩间山群包括了不同时代的浅变质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及基性-超基性岩。根据在东昆仑原划奥陶系祁漫塔格群第一亚群(下部碎屑浊积岩)中采集到早志留世笔石化石组合(这是首次证实东昆仑地区存在志留系地层)及同位素测年资料(鸭子大板火山岩年龄),其时代包含了奥陶纪、志留纪和三叠纪等,根据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和地层清理,对祁漫塔格群进行了解体,将其重新厘定为奥陶纪滩间山群(OT)、志留纪白干湖岩组(Sb)弧后盆地复理石沉积和鸭子组(Sy)岛弧火山岩、石炭纪鸭子大坂硅质岩(S i)、三叠纪鄂拉山组(T3e)、蓟县纪狼牙山岩组(Jx l)和南华—奥陶纪阿牙克库木湖蛇绿混杂岩[(N h—O)aΣ]。该成果对于祁漫塔格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0.
准噶尔盆地东部中二叠统平地组(相当于芦草沟组)发育一套陆内裂谷背景下的湖泊相砂岩、泥岩、灰岩、白云岩、凝灰岩互层以及它们的过渡岩石,是区内最主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层。近年来,在帐北断褶带、石树沟凹陷和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平地组暗色泥岩、泥晶白云岩中发现了一类特殊的沉积岩,该类岩石发育类似火山岩的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粗晶白云石、方解石、黄铁矿及方沸石等,在岩心标本上呈“树枝状”或“雪花状”散布于基质中;基质则主要由泥晶白云石或泥质沉积物构成,富含有机质,发育水平层理及小型变形层理等。岩石学和矿物学分析表明,“斑晶”往往为粗晶方解石或白云石的集合体,也常见黄铁矿、方沸石与碳酸盐矿物共生,“斑晶”方解石发育环带,而白云石未见明显环带。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斑晶”方解石具有低镁、低铁及锶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而“斑晶”白云石(FeO含量介于7.272%~11.086%之间)与“基质”泥晶白云石(FeO含量为1.027%)相比具有明显富铁的特点。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斑晶”方解石均一温度平均为180.68,℃,“斑晶”白云石均一温度平均为320.95,℃。这种特殊 “斑状”白云岩和“斑状”泥质岩很可能是湖底热液喷流作用的结果。当湖水沿深大断裂下渗至地下深处,与围岩发生物质交换并被加热后再沿断裂返回地表喷涌而出,热液流体携带的离子达到过饱和后就会析出方解石、白云石及黄铁矿等集合体,随热液的喷涌作用上升并破碎散落于湖底细粒沉积物内。“斑状”白云岩的发现对新疆北部中二叠统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及该区油气的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