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4篇
  免费   1319篇
  国内免费   1302篇
测绘学   244篇
大气科学   706篇
地球物理   1243篇
地质学   4258篇
海洋学   435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88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上覆岩层组合运动的力学解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和复合材料力学的层合板理论,讨论了在覆岩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组合关键层的应力,为计算组合关键层的整体强度提供了途径;并且从控制开采沉陷工程实际入手,将结构塑性极限分析理论运用于组合关键层的失稳最大荷载计算,解析得出了充分采动情况下关键层塑性极限荷载的表达式,从另一个角度得到了一种判别关键层位置的新方法,为实施离层带注浆减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大青山古元古代变质卯独庆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亮 《华北地质》2003,26(3):177-182
九八年以来,在内蒙大青山地区古元古界二道洼群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以卯独庆金矿为典型代表的层控特征十分明显的新类型金矿。二道洼群是一套大陆裂谷盆形碎屑岩建造,以杂砂岩、碳酸岩、砂质泥岩、粘土岩为主,上部夹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变质从低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变形复杂。金矿体产于固定的层位二道洼群红山沟组的云母片岩和大理岩中,受顺层滑脱作用形成糜棱岩化带控制,矿化均匀,厚度大,平均品位可达6×10-6以上,最高达23×10-6。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银金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成矿时代早于中元古代。而且该类金矿物化探异常显示良好,Au、Ag、Cu、Pb四种元素为矿体晕元素组合。这些特征都表明其成矿作用具特殊性,与产于内蒙新太古界乌拉山群及色尔腾山群中的金矿类型完全不同。因此,有必要对该类金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时代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3.
湖泊纹层状沉积物是在湖水分层的条件下缓慢沉积的。这些沉积物在沉积以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同生期的改造作用,如季节性湖流的微弱冲刷、湖水中溶解氧对有机质的氧化、硫酸盐还原作用对有机质的氧化和硫化物的形成、有机质分解形成的偏酸性底层湖水对碳酸盐的溶解和磷的迁移造成的藻类勃发等,使纹层在成分、结构和构造方面发生一些变化。在对纹层进行古气候、古环境恢复的时候,这些同生期的变化不能被忽视。对这些变化的研究有助于对古气候、古湖水沉积环境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34.
多层三维空间实体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借助于目前国际最广泛应用的三维图形接口OpenGL将其真实地显示出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多层三维空间实体建模技术是显示过程的关键步鼻。在实现单层空间实体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利用OpenGL实现了多层三维空间实体叠加建模,叠加实现的过程及其属性数据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35.
孔牧  杨少平  刘应汉 《物探与化探》2003,27(6):452-454,461
在东北森林沼泽区的几个矿区(点)上,通过以泥炭、腐殖层土壤为采样介质的区域化探异常追踪查证方法技术试验研究,发现Au、Ag、Cu、Pb、Zn等主要成矿元素的测量结果与水系碎屑沉积物、残坡积物的基本一致,对矿体均有良好的反映.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类景观区化探找矿工作中有机质是可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136.
陕北新庄地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一般河道砂体的正粒序性决定了其下部物性条件优于上部,但新庄地区长2油层组河道砂体的物性特征截然相反,而是中上部物性条件好,下部物性条件普遍差。在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等研究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造成其特殊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压实、胶结、次生加大等作用。指出河道边滩砂体中上部储层为该区的主力储层。  相似文献   
137.
静力触探中土层界面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成层土模型试验结果,对静力触探中土层面效应进行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取得了成层土界面效应的规律性,为利用静力触探划分土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8.
上海现阶段主要沉降层及其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上海地质条件为基础,根据最近十几年分层标和含水层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沉降层,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上海的主要沉降层是第五砂层。从第五砂层水位与时间的关系、变形与时间的关系和水位与变形的关系出发,结合室内实验的结果,指出第五砂层的变形特征是地下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反复上升-下降时,变形以弹性为主、一般情况下则以塑性变形为主、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以及存在蠕变变形。在建立地面沉降模型时必须考虑含水砂层的这些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自然电场形成的原理及在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根据氧化带与还原带的自然电位变化特征,利用自然电场法可以确定盆地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由此推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大体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40.
泥河湾早更新世早期人类遗物和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保全  李强 《中国科学D辑》2003,33(5):418-424
在河北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东北约600 m处的马圈沟发现一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文化层, 共采获5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和5件旧石器. 经研究有化石21种, 其中Allophaiomys deucalion, Borsodia chinensis>Yangia tingi等的存在为年代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哺乳动物化石对比分析, 旧石器的年代早于1.8 Ma BP, 可能达2.0 Ma BP, 这是华北最早人类活动证据, 当时人类生活于温带干旱稀树草原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