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1990~1999年的42个探空站的3层高度资料为依据,采用文献[1]提出的"滑动展开模型"客观预报技术,建立了以高度场展开系数为因子的龙海县6月暴雨概念化客观预报模型,其历史回报率达56%.在2000~2005年的验证中,客观预报准确率比主观经验预报高10%,且漏报次数(2次)少于主观经验漏报次数(4次).  相似文献   
62.
对由等量纬度求解大地纬度的等量纬度反解问题进行新的研究。首先在偏心率为0的情况下,由等量纬度得到近似的大地纬度,并代入等量纬度正解公式得到近似等量纬度。然后将等量纬度反解隐函数在近似的大地纬度和等量纬度处进行泰勒级数展开,从而将等量纬度反解公式表示为偏心率和等量纬度的函数形式。推导过程由Mathematica计算机代数系统完成,推导结果由计算机存储,无需人工推演和记忆。试算结果表明:当泰勒级数取到4阶时,其精度就可以全面超越之前的方法;取到5阶时,在几乎所有纬度处的精度都比传统方法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3.
江淮梅雨分区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淮地区63站1957—2003年6—7月平均的月降水、梅雨期降水量和入梅期进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将江淮梅雨区分为中心区、东南区和西北区。三子区入梅出梅的早晚顺序依次为东南区、中心区、西北区, 与雨带地理位置的时间变化一致。三子区梅雨参数存在不同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在趋势变化上, 西北区与其他两区的差异很明显。中心区和东南区的梅雨长度和梅雨量存在上升趋势, 出梅期推迟; 西北区梅雨参数的变化与中心区、东南区相反。分析江淮各子区梅雨异常所对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各区多雨年减少雨年的差值图上都呈现正负相间的波状结构, 东南区与中心区的正负差值分布型类似, 但比中心区的略偏东和偏南; 西北区与中心区、东南区呈现出相反的形势。各区早入梅年减晚入梅年北半球的500 hPa高度场正负差值分布形势基本类似, 但东南区较中心区偏东, 西北区较之偏西。  相似文献   
64.
冬季蒙古高压的时空变化和突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Hadley中心的155年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1850年1月—2004年12月),研究了冬季蒙古高压的振荡周期和突变特征。在定义冬季蒙古高压指数的基础上,通过EOF展开,分析了冬季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时空变率分布;应用奇异谱分析的方法重建了冬季蒙古高压主要周期振荡序列,并着重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根据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测法,检测了冬季蒙古高压存在的气候突变点。研究表明:冬季蒙古高压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主要存在准两年和3~4年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13~14年、20~21年和35~36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而且准两年周期的振幅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蒙古高压20~21年的周期与阿留申低压变化的位相不甚一致,35~36年的周期与阿留申低压变化的位相极为相似。经突变检测,发现冬季蒙古高压在1927年前后为明显的气候突变点。  相似文献   
65.
本文讨论了用地震反射波的全部时间值求有效速度的方法,得出了四种计算有效速度的公式。经过实际运用,认为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可用来计算断层面引起的绕射波的有效速度,对识别绕射波提供了一些线索。本文仅作为地震勘探工作交流实际经验而提出。  相似文献   
66.
67.
福建前汛期区域暴雨客观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滑动分区切比雪夫展开方法,求取高度场特征分布的展开系数及其时间变量,通过相关分析,从中提取物理意义明确和相关性好的预报因子集和消空因子集,再通过预报因子的多形态组合分析,提炼出物理图像清晰的福建省前汛期区域暴雨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高度场的滑动分区切比雪夫展开系数做为研制前汛期的区域性暴雨预报模型的信息源是合理且可行的。切比雪夫正交多项式能够对要素场的内在特征信息进行定量化提取,生成彼此相互独立的场量因子;滑动分区展开技术可对场信息做极限化的开发,产生多种尺度的特征信息,从而获得对预报对象成因更完备的认识。  相似文献   
68.
利用新疆52个测站1961~2000年3~5月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新疆春季气温场进行客观分区,分析了各区域春季气温的不同时间尺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春季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北疆区和南疆区的长期变化呈下降趋势,而东疆区呈上升趋势;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方差构成和多尺度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69.
采用文献[1]提出的客观预报技术研制模式,以1990~1999年的42个探空站的常规3层高度资料为依据,研制了本站6月暴雨客观预报模型,并对2000~2005年的实时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暴雨客观预报模型与主观预报准确率相当,且无漏报(主观预报则有一次漏报).  相似文献   
70.
采用文献[1]提出的客观预报技术研制模式,以1990~1999年的42个探空站的常规3层高度资料为依据,研制了本站6月暴雨客观预报模型,并对2000~2005年的实时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暴雨客观预报模型与主观预报准确率相当,且无漏报(主观预报则有一次漏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