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9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试验以自然海区打捞上岸的浒苔(Enteromor phaprolifera)为原料,以植物乳酸杆菌为发酵菌种,发酵浒苔喂养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特定生长率为响应值,确定浒苔发酵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液比为响应因素,以青蛤特定生长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浒苔发酵工艺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料液比和发酵时间,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料液比(1∶1.5)g·mL–1,发酵时间84h。通过测定发酵前后浒苔的常规营养成分,发现浒苔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浒苔(P<0.05);使用工艺优化后的浒苔发酵产物所喂养的青蛤与投喂小球藻的青蛤在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本试验证明优化后的浒苔发酵工艺具有可靠性,其发酵产物具备成为青蛤养殖饲料的条件,为浒苔发酵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贝类配合饲料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极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一种高效并对生物学活性影响小的多糖提取工艺对其生物学活性研究有重要意义。用冻融结合超声波法研究浒苔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水料质量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冻融-超声波次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提取浒苔多糖。结果表明:浒苔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55、超声波功率600 W、超声波作用时间8 min、冻融-超声波2次,浒苔多糖得率为19.124%。  相似文献   
73.
基于2011年3至5月对南黄海及长江口附近海域的水体与沉积物样品采集及实验室萌发培养实验,分析了绿潮暴发前期该海域微观繁殖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南黄海水体中微观繁殖体空间分布趋势表现为近岸高远岸低,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紫菜筏架养殖区附近海域,在122°30'E以东区域未发现有微观繁殖体存在。3,4,5月份该区域海水中平均微观繁殖体数分别为144 ,164和140株/dm3,最大值分别为278,426,和537株/dm3;南黄海沉积物中微观繁殖体数量分布范围介于19~127株/层,表层微观繁殖体数高于底层。长江口以北靠近江苏近岸区域有微观繁殖体存在,数量介于1~10株/dm3,31°N以南区域和河口内未发现有繁殖体分布,由此可排除黄海浒苔等绿藻微观繁殖体由长江水携带入海或来源于长江口南部海域。在春季绿潮暴发前开展该海域微观繁殖体的研究,可为查明绿潮发源地及早期发生发展过程提供基础资料,为预测和预警绿潮发生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4.
黄海浒苔绿潮及其溯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2012年,黄海连续6a暴发了大规模绿潮。分析了过去5a国内外对黄海绿潮以及绿潮形成种浒苔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对黄海绿潮浒苔溯源的主要观点。结合国内外对绿潮浒苔生物学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大规模黄海绿潮暴发的关键要素(绿潮形成种、近海海水富营养化和其它海洋环境因子)以及生物生态学机制,根据已知的结果推演黄海绿潮全年发生发展过程。据此,认为黄海绿潮大暴发与江苏省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密切相关,辐射沙洲的浒苔微观繁殖体(孢子、配子及其不同发育程度的显微个体)在绿潮暴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5.
支付意愿的空间属性是影响环境物品估值效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忽略对空间距离的考量可能导致最终资源环境物品或服务的货币估值产生偏差。文章以青岛市海域浒苔灾害为研究对象,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构建支付意愿函数模型,测算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探索浒苔治理支付意愿是否存在距离衰减现象;通过划分不同的距离区,测算不同距离区内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最终汇总得出浒苔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距离衰减”效应明显,距离海边较近的公众倾向于为治理浒苔支付较高的金额;青岛市浒苔治理总经济价值为9.84亿元/a;不考虑距离衰减效应最终导致浒苔治理经济价值的高估达27.03%。研究结论可为空间尺度上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科学参考,不仅提高了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结果的有效性,也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青岛市浒苔治理经济价值估值。  相似文献   
76.
苏北浅滩是研究浒苔绿潮早期形成机制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紫菜养殖筏架上附生绿藻的群落结构变化对浒苔绿潮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环境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探明导致苏北浅滩绿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文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种群生态学方法对筏架附生绿藻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苏北浅滩筏架附生绿藻群落主要由浒苔(...  相似文献   
77.
4种不同来源浒苔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地点采集的浒苔其多糖理化性质差异,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黄海海域青岛沿海春(原料1)秋(原料3)两季采集的浒苔、2008年夏季爆发浒苔(原料2)以及东海海域福建沿海采集的浒苔(原料4)的多糖进行了提取,得到了4种冷水提取多糖PC1-4和4种热水提取多糖PH1-4。分别对8种浒苔多糖利用Q-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法纯化后得到了12个组分。对各组分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硫酸根含量以及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单糖组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不同海域采集样品的化学组成及单糖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78.
汽车在青岛市的滨海公路上高速行驶着。5月的青岛,海风阵阵,吹来了清凉的气息。日光很足,却不热,北京可很难有这样的好天气。我们的目的地,是青岛市的几所海洋科普教育特色小学,与我们同行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手握保温杯,目光炯炯有神,时不时地打着电话,而车上的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这是发自肺腑的一种感觉。他就是赵炳来,一位奋斗在海洋科普教育第一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79.
浒苔漂流聚集绿潮现象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由石莼科绿藻大量增殖形成的绿潮已成为全球常态发生的生态现象之一.中国近年来也发生的孔石莼、浒苔等大型海藻异常增殖和聚集的现象,与国外报道的发生生物种类、发生基本过程和方式完全不同,可以作为绿潮一类新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文中分析和探讨了漂流聚集浒苔绿潮发生的基本现象,浒苔因管状中空藻体内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增加了其浮力而进行漂浮生活,通过营养生殖的方式不断进行藻体的增殖,在适宜条件下日生长速率高达10%~37%,并在风场、流场以及潮汐的作用下不断聚集形成大规模的连片;漂浮聚集的浒苔会因藻体衰老死亡、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海水盐度降低以及水体泥沙等悬浮物附着使其聚集藻体浮力发生改变,而由海面表层沉降在水体表层以下.  相似文献   
80.
2008年黄海浒苔爆发的基本状况与科学应对措施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2008年5月下旬以来,黄海中、南部海域爆发了大规模的浒苔灾害.范围之大,前所未有.对此,在国家海洋局、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的领导下,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对浒苔发生的基本状况、属性、溯源、漂移路径预测、监测、环境因子监测及生长速度、杀灭试验、成分分析和下沉监视等诸多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现将浒苔的基本状况、浒苔爆发后的科学应对措施及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