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808篇
海洋学   40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过程微量元素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岩浆分离结晶作用中微量元素系统反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反演计算中极小化问题的求解,反演所需要的优选模式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反演的计算机程序,利用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检验了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M17树脂分离富集原子荧光测定岩矿中痕量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猷璧  朱玉伦 《岩矿测试》1991,10(4):283-286
本文研究了不同种类树脂对Te的吸附能力,提出了在3mol/L HCl介质中,用M_(17)二甲胺树脂吸附,然后用水洗脱的新途径,使Te有效且无污染地得到分离和富集,实现了原子荧光测定地质试样中ppb级痕量Te。经地矿部标准参考样GSR7-12考察,分析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63.
64.
本文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硝酸钡中超痕量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技术。提出在大量钡基体存在时,采用小体积萃取体系APDC-MIBK同时萃取纳克级的Fe、Cu、Co和Ni。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无干扰、操作方便和减少沾污等特点。方法检出限为:Fe 7.2ng/g、Cu 12.8ng/g、Co 4.4ng/g和Ni 6.7ng/g。应用于红外光纤原料硝酸钡、硝酸铝中痕量重金属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5.
对P507萃淋树脂分离稀土元素的条件进行了实验,拟定了以P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HCl为流动相分离4N级荧光材料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流程,使被测杂质与基体Eu_2O_3达到了较好的分离;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被测液中非稀土杂质元素。选择了端视ICP-AES测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最佳条件。称样量50mg时各杂质组分的测定下限(ug/g)为:CeO_2、Pr_6O_(11)、Nd_2O_3、Sm_2O_3、Tb_4O_7、Ho_2O_3、Er_2O_3,Tm_2O_3、Lu_2O_30.4,La_2O_3、Gd_2O_3、0.2,Dy_2O_3、Y_2O_30.04,Yb_2O_30.02。6次取样分析,各杂质组分加入量为10ug/g(CeO_2为2ug/g),加入回收率在84%~112%;RSD<13%。方法可用于纯度在99.99%~99.9995%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66.
古地磁多磁成分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古地磁的研究中,如何从复杂多样的退磁数据中获取能够代表岩石形成时期的古地磁场方向的原生剩磁组分,是关系到古地磁数据是否可靠、古地磁结果是否令人信服的根本环节之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退磁数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获取同源磁化的一组样品的原生剩磁方向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多磁成分分离技术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重磁化大圆的极和线性坳陷区内退磁平面的极的最佳拟合大圆的最小二乘拟合法,提出了综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谱分析法、重磁化圆法以及退磁平面及重磁化大圆的二次拟合法,对来自同源磁化的一组样品进行系统分析,以获取一组样品的特征剩磁方向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67.
过去2.5Ma间宝鸡黄土粒度记录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Fourier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在1.6Ma以上部分,两者的周期性相当一致;但在2.5-1.6Ma时段,两者的周期记录差异很大.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记录的全球大陆冰量变化周期以与地轴倾斜度有关的0.041Ma为主,而黄土粒度曲线记录的内陆风力强度变化周期则以与偏心率有关的0.4Ma和0.1Ma为主.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是:在2.5-1.6Ma时段,内陆风力强度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变化驱动,而从1.6Ma前开始,转而主要受全球大陆冰量变化驱动.  相似文献   
68.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王联魁,卢家烂,饶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富Li、F花岗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研究发现,浅源南岭系列(系列1)花岗岩演化到晚期,常出现富含钠锂氟的酸性或超酸性...  相似文献   
69.
离子交换与吸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绍成 《盐湖研究》1994,2(1):74-81
综合文献资料,结合本人研究实践,对离子交换与吸附研究的一些方法做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70.
吉林南部太古宙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主要由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和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地质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最主要的分离矿物相是角闪石和斜长石。岩浆来源于下地壳角闪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