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滇东南锡矿时空分布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世瑜 《地质科学》1990,(2):137-148
滇东南锡矿带是燕山构造-岩浆旋回为主体形成的构造-岩浆-锡矿带。通过滇东南锡矿带矿床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了锡矿分布模式。结合锡矿床产出地质环境、矿物共生组合、矿床特征、锡的赋存状态及其他有关资料,拟建了以花岗岩作用为成矿根本因素的“岩、位、带、层”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2.
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全新旅游分支,将成为21世纪旅游主体项目。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独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其开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要促进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该论文对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及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化旅游开发的技术路线、开发导向和主题定位、开发图式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相应的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吴佳昌 《地质与勘探》2019,55(S1):306-313
锰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紧缺资源。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大平-鸣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研究,首次发现在石炭系顺甸河组中赋存有工业锰矿。通过对矿区的岩相古地理、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表明该锰矿是在贫氧的环境下,形成于古陆边缘的浅海,属于台地边缘浅滩相的产物。该发现和研究为今后在该层位中寻找锰矿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为锰矿找矿工作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4.
金坝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及找矿条件、标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辉 《地质与资源》2001,10(3):153-161,171
滇东南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及其基性岩浆活动为金坝金矿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印支期基性岩浆期后热液及部分大气降水.桂西拗陷内隆起边缘基底断裂构造的多期次继承性活动是成矿热液循环迁移的动力.地壳深部成矿热液,沿基底断裂及与其具成生联系的断裂构造系统上涌、运移,在高渗透性、易溶性岩石及富含有机质等还原介质环境中,通过渗透、扩散交代作用使金在褶皱断裂构造的合适部位沉淀,形成原生金矿床.原生金矿抬升暴露地表,遭受风化淋失,而形成氧化矿.  相似文献   
105.
滇东南八布地区发育一套晚古生代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是认识古特提斯分支洋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而其中以火山岩为赋矿围岩的杨万铜矿床,被视作区域找矿的突破点。目前,对这套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的构造属性及赋存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因联系还存在争议。通过对杨万铜矿床中黄铜矿和黄铁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269±3 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早中二叠世,与火山岩(~270 Ma)大致同时;而初始187Os/188Os值为0.31±0.17,暗示成矿时存在热液流体与古海水的相互作用。区内玄武岩围岩和其它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显示,八布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为一套N-MORB型蛇绿岩组合,代表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洋壳残片。杨万铜矿床应划归为与古特提斯分支洋裂解有关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其周边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6.
滇东南石灰岩地区生态环境与圆叶乌桕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宋林华 《中国岩溶》1993,12(1):85-90
本文以云南省西畴石灰岩峰丛地区为例探讨了滇东南喀斯特生态环境的特点;同时应用气相色谱对石灰岩地区较为常见的乡土树种圆叶乌桕进行了种子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成分分析。认为圆叶乌桕在石灰岩地区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生长迅速,其种子含油量高、材质好、并兼有其它用途,在生态环境严酷、资源贫乏的石灰岩地区是理想的开发利用树种。   相似文献   
107.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区之一 ,区内中—深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对其中的花岗片麻岩类的铅同位素研究 ,获得全岩 长石铅 铅等时线年龄为 598±84Ma,( 2 0 7Pb/ 2 0 4 Pb) 0 =1 4 .52 3± 0 .2 3 5,γ =0 .97898,MSWD =1 4。这一年龄值代表了花岗片麻岩遭受混合岩化作用的年龄 ,相当于晚震旦世晚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本文认为该中—深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于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108.
荒田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多金属成矿区北缘,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白钨矿床。白钨矿从早到晚共划分为2个阶段:白钨矿-萤石-石英阶段(白钨矿Ⅰ)、白钨矿-碳酸盐阶段(白钨矿Ⅱ);根据产状又分为4种类型:白钨矿Ⅰ-a、白钨矿Ⅰ-b、白钨矿Ⅱ-a、白钨矿Ⅱ-b。白钨矿Ⅰ-b、Ⅱ发育明显的振荡环带。为确定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在详细的钻孔岩心编录和矿物显微组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分析了不同阶段白钨矿中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结果显示:白钨矿的稀土元素主要受3Ca2+=2REE3++□Ca(此处“□”指Ca的空位)的替换机制控制,稀土元素在白钨矿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一现象,但均为LREE富集型,与老君山花岗岩的球粒陨石配分模式类似,白钨矿LREE-MREE-HREE图解及Sm/Nd值显示,其与老君山花岗岩密切相关。除早期白钨矿Ⅰ-a部分测试点显示负Eu异常外,其余测试点均显示正Eu异常,Eu的价态也由Eu3+为主转变为Eu2+为主。白钨矿中Mo含量逐渐降低,表明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氧逸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9.
曹颖  付虹  钱佳威 《地震研究》2023,(2):245-260
利用2008—2021年云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M≤5.1地震走时数据,采用VP/VS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滇东南弧形构造区的地壳三维VP、VS和VP/VS模型及地震重定位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发生的2018年8月13日通海MS5.0地震和2021年6月10日双柏MS5.1地震的震源深度主要位于VP,VS的高、低速异常的交界处或低速异常体的边缘,及低VP/VS异常体内。这可能意味着这2个地震所处深度范围内的流体或熔融对地震的发生没有直接作用,而是因为震源位置介于脆、韧性岩体之间,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该位置更易发生脆性破裂。小江断裂、曲江断裂和石屏—建水断裂下方深处存在高VP/VS异常体,结合区内温泉地球化学研究,推测高VP/VS  相似文献   
110.
云南省西畴县嘎机矿区位于燕山期老君山多金属成矿域北缘,近年的地质普查发现较好矿化信息,已探获铜铅锌资源储量可达中型,具大型矿床潜力。地质勘探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物组成复杂,围岩蚀变以硅化和矽卡岩化为主,矿区深部存在燕山期隐伏花岗岩,其外接触带存在较好钨、锡、钼等矿化,从矿区浅部到深部,存在低温成矿元素(Pb-Zn-Cu)→高温成矿元素(W-Sn-Mo-Cu)的垂向分带。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本文认为嘎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期花岗岩无关,为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矿事件的产物,其成矿物质和流体应主要来源于深部燕山期隐伏岩体,矿床成因属于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围岩蚀变晕、矿化组合类型分带、物化探综合信息探测方法和工程验证与普查评价的结合,是该区隐伏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勘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