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10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91.
闫艺洪  胡森  张婷  计江龙 《地质学报》2021,95(9):2866-2877
NWA 11288 是一块2015 年发现的玄武岩质辉玻无球粒陨石,具有典型的次辉绿结构,主要由辉石(面积比68. 6%)和熔长石(面积比28. 1%)组成,含少量磷酸盐(面积比 1. 35%)、不透明矿物(面积比 1. 45%)和二氧化硅等副矿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拉曼光谱等实验分析方法,对NWA 11288 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及冲击变质作用研究.基于辉石核部的Ti/Al 比值,推测其结晶压力为 930 MPa,结晶深度约为50 km,接近火星壳幔边界.NWA 11288 经历过强烈的冲击变质作用,其中长石全部熔长石化,发育冲击熔脉及熔融囊并出现重结晶的辉石和柯石英.柯石英具有一种前人未报道的新产状:以柯石英-石英-二氧化硅玻璃三相集合体共生,柯石英和石英主要分布在集合体的边部,包裹着核部的二氧化硅玻璃,指示柯石英是在卸压阶段从熔体中结晶形成,且在后续的卸压阶段部分柯石英转变为石英.此外,熔融囊中可见自形的斯石英形态的二氧化硅玻璃;粒间区域可见具有斯石英/赛石英典型特征的二氧化硅颗粒.这些冲击变质特征说明NWA 11288 经历的峰值温度至少为1600℃,峰值压力或可高达15~20 GPa.通过对比NWA 11288 和NWA 8657/8656 的岩石结构、矿物化学成分以及冲击变质特征,本文认为NWA 11288 很可能是NWA 8657/8656 的成对陨石.  相似文献   
392.
深空探测巡视任务中巡视器的高精度定位对于巡视器的自身安全与持续运行至关重要。巡视器定位主要包括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两种方式,其中绝对定位方法主要是利用轨道器/着陆器的数据为基准确定巡视器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美国Mars 2020任务携带的机智号无人机在火星环境下完成了飞行验证,它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火星表面影像,从而为火星巡视器绝对定位提供了新思路。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卫星-无人机-巡视器影像协同的多分辨率影像匹配绝对定位框架。首先,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方法对无人机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局部高分辨率三维地图;然后,开展巡视器影像与无人机影像的多视角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利用后方交会实现巡视器在无人机局部地图中的高精度定位;最后,通过局部无人机影像与卫星影像的配准,实现卫星影像全局坐标系下的巡视器绝对定位。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开展了巡视器定位仿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能够为后续我国开展类似工程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3.
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独立开展的行星际探测任务,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正常科学任务阶段环绕以极轨设计为主,与历史火星任务类似,对当前火星重力场模型精度改进有限,因此其拓展任务轨道选取至关重要。通过对极轨圆轨道和近赤道大偏心率轨道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两种典型轨道构型对现有火星重力场模型改进的可能性,基于不同误差考量仿真解算了对应6个重力场模型。借助重力场功率谱分析,发现在测量噪声为0.1 mm/s的情况下,不论采用极轨还是近赤道轨道,一个月的跟踪数据均可较好地反演出42阶次的火星重力场模型;考虑综合误差影响之后,发现两种轨道对于重力场解算精度类似,其中实施近赤道大偏心率轨道对35阶次以上约束略强。  相似文献   
394.
张健 《地质科学》2014,(3):739-753
太阳系内类地行星具有相似的岩石层包围金属核的圈层结构,在行星幔的热演化历史起源方面具有同时性和同源性,并且都在早期变形重力位能加热的基础上随放射性热能衰减而冷却。但是,由于半径、密度、粘度以及表层构造属性等物理条件的差异,其热演化历史各具特色。依据基本的热对流和热传导方程,我们计算分析了类地行星热物理条件差异对行星幔热演化历史的影响。计算表明,类地行星热演化的早期,行星幔热对流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半径较大的行星表面热流密度大,平均散热量也大。半径较小的行星内部温差小,粘滞系数高,对流能力低,提早进入传导散热状态,且传导散热的岩石层也比大行星厚。不同边界层热物理条件下,类地行星幔热演化历史会分别出现逐渐冷却的平稳式、包含热柱上涌的波动式、行星幔幕次翻转的周期式等特点不同的热演化过程。火星内部曾经存在的地幔热柱构造与火星地幔热动力学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我们从火星地幔热动力学演化模型出发,定量计算与地幔热柱构造演化相关的地幔热动力学演化特征,通过三维球壳数值模拟,研究了火星地幔热演化历史上可能存在的热柱活动造成的火星热演化历史的非单调变化,火星地幔对流环结构随时间的演变方式,以及与边界相关的地幔热柱对火星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5.
为满足对外展示和发展规划的需要,开发了一套三维漫游展示系统。系统是以Quest3D为平台,利用低空无人机(UAV)航空摄影技术结合三维建模软件(3DsMAX)来构建校园的三维真实场景,最后在多通道环幕(立体)仿真投影系统上进行漫游展示。对其技术关键、基本流程及展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相关三维虚拟场景构建和展示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96.
杭州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胜地,诗意和情调是它的主色,温馨和浪漫是她的调色板。作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不仅有展示古都文化风采和神韵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佛都文化,而且有着令人神往、让人留恋的爱情文化。在垂柳下,在湖石边,在林荫小径上,在亭台楼阁旁,杭州湖山曾经见证过的,不仅仅是现代情侣们的姻缘。  相似文献   
397.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ct that Einstein's general relativit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part of deep space missions, we will extend previous works on relativistic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proper time ~- of a clock onboard a spacecraft orbiting Mars and the Barycentric Coordinate Time (TCB) by taking the clock offset into ac- count and investigate its accessibility by Fourier analysis on the residuals after fitting the ~--TCB curve in terms of n-th order polynomials. We find that if the accuracy of a clock can achieve better than ~ 10-5 s or ~ 10-6 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clock offset) in one year after calibration, the relativistic effects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7- and TCB will need to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398.
新发现:火星洞穴及冰川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几乎每隔几年就探访一次火星,结果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越来越多火星曾存在水、至今还有水的证据,还发现火星大气存在不少的甲烷,使得人们对这个红色行星上是否存在生物的兴趣大大增加。因为,地球上95%的甲烷是由生命产生的。  相似文献   
399.
曹军 《天文爱好者》2011,(12):10-10
上图显示每日日落到次日日出之间的五颗行星出没状态及观测条件,包括晨昏蒙影时刻,水星与金星的出没时刻,火星、木星与土星的出没及中天时刻,以及月亮出没状态。横坐标为地方平时,纵坐标为日期。  相似文献   
400.
Icaria Fossae地区位于火星Tharsis火山高原的南部。通过对高分辨率的THEMIS图像分析,在该区新识别出了20多个小火山,它们的直径为45~100 km,高度为800~3 000 m。通过对这些火山建造表面撞击坑直径—频率统计的分析,认为这些火山年龄约4 Ga。这是到目前为止在火星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火山。与火星上其他地区相比,这些火山表现出后期被强烈改造的特征,其间发育丰富的撞击坑、熔岩流、河道等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