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5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394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490篇
地球物理   310篇
地质学   1500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118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澜沧江正源问题及上,中游水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源自中国境内的澜沧江,至云南省勐腊县勐捧西北出中国、改称湄公河。它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注入南海。全长4180km,流域总面积81.1万km^2。按河长排序,占世界河流的第9位,历来被举为东南亚文明发展的摇篮。  相似文献   
972.
利用1970 ̄1989年9 ̄10月丹江口水库流域50个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对该流域持续性降水的气候特点,候雨量变化特征以及降雨与入库洪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客观分析。由此得出的有关结论对丹江口水库流域秋季短、中期降水预报业务和水库合理调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3.
澜沧江中下游斜坡稳定性分区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澜沧江中下游斜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结果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将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划分出二个大区和十个亚区,并综合评述了各区动力环境特征和斜坡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974.
淮北平原汾泉河流域水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仁  王玉太 《水文》1989,(1):12-18
本文以淮北平原的汾泉河流域力试点,分析研究了平原坡水区的水文特性,提出了一个平原流域水文模型。模型的特点是:产流部分能模拟表层超渗和蓄满两种产流方式;汇流部分用两个非线性系统分别模拟表层水和地下水的汇流,其中地下永的非线性汇流概念性模型是建立在乎原河网特征基础上的,并认为传统的地下水线性响应的假定,在地下水埋藏浅的平原地区不再适合.该模型在汾泉河流域应用成功,可作为水文分析计算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75.
976.
华东地区特小流域洪水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特小流域雨洪特性及参数变化规律,与一般中小流域不同,本文根据特小流域雨洪特性,应用推理公式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华东地区95个测站845场次洪水,并参考应用了其它省的43个测站200余场次洪水分析资料,着重研究和总结特小流域资料处理的原则、方法;探讨特小流域的雨洪特性;洪水参数的变化规律。根据华东地区流域下垫面类型,采用了按下垫面分类的办法,将各流域的洪水参数分成五类。在第二类中又分成三个型,分别建立了各种类型洪水参数m的计算公式,可供华东地区流域面积F<30km~2(特别是F<10km~2)的工程推求设计洪水使用。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22个流域进行了实地查勘、对比分析,对流域下垫面的分类作了充分的有效的论证,并提供可供野外查勘对照确定流域下垫面类型的影集。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采用实际流域、工程设计的资料对参数综合成果进行了检验和工程经济效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7.
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云  王昭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386-390
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是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基础,也是寻找流域生态环境退化原因的依据。针对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人口、耕地面积、水库总数、引水渠总长度和开采井总数等因子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采用指数加权法定量表达人类活动强度,据此计算的上、中、下游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 1%、87%和12%,说明中游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上游人类活动强度很弱,可以认为上游水循环的演化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下游人类活动强度较上游大得多,说明影响下游水循环演化的因素中当地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可忽视。计算的中游平原张掖地区近50年来 3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和80~90年代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18%、28%和54%,80~90年代人类活动强度是50年代的 3倍,60~70年代的 2倍。人类活动强度经过50年代和60~70年代 2个时段的发展和积累,到 80~90年代达到最大,因此,这时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研究方法对类似地区或相似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78.
几种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简单介绍了计算流域面雨量的泰森多边形法和逐步订正格点法,并运用此两种方法及气象站资料的算术平均法与气象站和水文站资料的算术平均法计算了1998年(5~9月)、1999年(5~9月)及2000年(5~8月)湖南5个小流域的实况面雨量。从整体上看,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方法所得面雨量的逐日差异有的还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979.
选择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试验区的淮河黄泥庄水站控制的史河流域(805km^2)为研究区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栅格水流流向,构建数字流域及空间拓扑关系;然后,将阜阳雷达观测数据经过订正校准后作为研究区内每一栅格单元上的雨量输入,并在每一栅格上应用新安江模型构建产流模型;再根据每一栅格至流域出口断面一黄泥庄水站的距离,运用Muskingum方法进行汇流演算,从而获得黄泥庄站的流量过程。计算结果显示,从1998年5月31日。8月3日的强化观测期内模型确定性系数为92.41%,其间4场洪水的确定性系数分别为85.64%、86.62%、92.57%和83.91%,高于应用地面雨量计观测的数据计算的结果。这说明雷达测雨数据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当它应用于水过程模拟时优于地面雨量计资料,基于栅格的水模型为充分利用雷达数据提供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