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09,37(1):34-34
NOAA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5年中,随着全球变暖,地球热带地区范围一直在扩大,这可能会改变地球上的降水分布,从而影响地球生态系统、农业和水资源。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出版的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该文的第一作者NOAA大气资源实验室(Air Resources Laboratory)的DianSeidel指出,气候变暖与热带区域向两极扩展有关,近几十年热带范围扩展的速率快于气候模式预测速率,按模式预测,目前的状况应到21世纪才会出现。几项最新计算机模式模拟研究均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43.
对采自海南岛双池玛珥湖的沉积岩芯(SCH17-04)进行了加速器质谱法(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14C测年和正构烷烃组成的实验分析,据此探讨了中国热带北缘地区约775—1550年间的气候环境特征。结果表明,SCH17-04岩芯正构烷烃记录揭示了该湖沉积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陆生高等植物,也包含部分水生植物和菌藻类植物的输入;利用正构烷烃相关组分的比值发现,在中世纪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MWP,约950—1350年)时,研究区草本植物比例明显增大,木本植物占比相对偏小,揭示出地处热带北缘的海南岛地区在中世纪暖期气候环境总体上较为偏干,而在黑暗时代冷期(Dark Ages Cold Period,DACP)晚期(约775—950年)和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早期(约1350—1550年),海南岛地区气候环境相对较为偏湿。区域对比分析发现,双池玛珥湖沉积正构烷烃记录与同处热带地区的雷州半岛湖光岩玛珥湖沉积、西沙群岛东岛湖泊沉积以及来自泰国的石笋记录等较为一致,都揭示了一个气候相对较为偏干的中世纪暖期,这可...  相似文献   
44.
象东方站冰芯记录显示的那样,南半球16万年以来环境变化有全球趋势。同位素温度剖面和深海18O记录的对比说明11万年以来两者十分一致,并确认了东方站数据的可靠性。这些也说明了晚更新世时期天文周期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和年代地层的资料也证明南半球水、热变化趋势被地区性趋势所叠加。  相似文献   
45.
利用1975-1995年HIRS-Tb12和OLR资料分析了热带地区Walker环流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Walker环流环流上升、下沉支具有各自“不同”的强度演变特征及位置的东、西向季节性振荡现象;此外,通过构造一些指数对Walker环流进行了多方面描述,分析了其在ENSO事件冷、暖位相的差异情况,进而分析了它与我国夏季雨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韶关属中亚热带地区 ,季节变化明显 ,最冷月平均气温 1 0℃左右 ,极端最低气温达 - 5 3℃ ,春秋气温变化不稳定。为充分利用冬春农业气候资源 ,近几年来 ,韶关市积极推广塑料大棚及地膜覆盖种植 ,仅曲江县目前就有塑料大棚 5 0 0多个 ,春种地膜花生 1 3 3 3公顷。作者通过对比试验 ,对中亚热带地区塑料大棚及地膜覆盖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1 试验设计与方法1 1 试验设计试验于 2 0 0 1年在曲江县农科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塑料大棚和大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 ,肥力中等。在塑料大棚内设置气温、地温、湿度观测 ,以气象站百叶箱观测资…  相似文献   
47.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fronts of plate movement in Taiwan Island and Tibetan Plateau respectively are the two major sources of tectonic force for the morphogensis during Quaternary in China’s tropics. Seven examples of geomorphological effects of plate movement are enumerated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in space and time during Quaternary. The tectonic movement tends to be more active since middle Pleistocene. Some phenomena such as the arc-shape mountain systems, volcanism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imply that the juncture zon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tectonic forces is located at about 110°E.  相似文献   
48.
热带海洋变异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人禾  李强 《气象》2004,30(12):22-26
季风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随季节的变化所造成。热带海洋温度具有显著的年际异常,热带海温的变异不仅可以通过改变海陆热力差异,而且也通过热带地区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对季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造成季风区天气和气候的异常。回顾了发生在热带东太平洋(ENSO现象)、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和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变异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及其影响的物理过程,并指出东亚季风与这些热带区域的海温变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对它们进行综合的研究,才能真正认识它们之中任一部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9.
热带地区的客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地理教学》2007,(4):45-45
高温高湿的热带地区既是生物资源的宝库,也是中国最容易遭受外来物种侵入、定居、扩散和蔓延的敏感区域,许多外来有害生物对热带作物生产及热区生态系统安全已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