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51.
刘恋  杨帅斌  乔彦松  周鑫  詹涛 《地质学报》2017,91(3):658-667
黑碳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燃烧产生的一系列含碳物质,长期广泛分布于土壤、大气等多种载体中,且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效应。土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空间和生态基础。土壤中的黑碳构成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分,且影响着土壤肥力、结构、有机污染物等多方面。目前,对黑碳的研究集中在其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晚,特别是对土壤中黑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详细分析了土壤黑碳的可能来源(自然火灾、人类农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概括了常见的土壤黑碳来源辨析方法(黑碳形态特征分析、黑碳/有机碳比值分析、黑碳碳同位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土壤黑碳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全球黑碳研究亟待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将来合理制定控制黑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减缓黑碳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2.
针对卸载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简称孔压)响应问题,通过一维加载压缩和卸载回弹试验,研究了不同卸载量和卸载速率对孔压变化的作用影响,并基于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建立了线性加载和卸载条件下孔压响应的预测方法,结合固结-渗透联合试验测定的压缩和回弹条件下的固结系数,评估了该类预测方法对于卸载条件下孔压响应预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卸载产生的负超孔压随着卸载量和卸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卸载初期,超孔压减小速率较快,之后则以近似恒定的速率减小,而基于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建立的孔压预测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分析卸载过程中的这类孔压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53.
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位于保山地块中北部,是实现隐伏铅锌矿找矿重大突破的典型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香山组灰岩地层中,受NE向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且受到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主要呈脉状、网脉状、透镜状、层状;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毒砂。矿体主要为产于似层状含炭质褪色灰岩中的似层状铅锌矿体,以V3号矿体为代表,其Zn/Pb值平均为1.6,含较多的方铅矿,成矿温度相对较低;次为穿切岩层的破碎带型铅锌矿体,其Zn/Pb值平均为24.9,以铁闪锌矿为主,方铅矿少见,成矿温度相对较高。电子探针分析(EMPA)测定结果显示,西邑铅锌矿区闪锌矿中的Zn平均值为60.0%,S平均为32.9%,含Fe平均达6.2%(大于6%),为铁闪锌矿,是中-低温下析出的产物;方铅矿的Pb/S平均为1.01,接近理论值;黄铁矿的Fe平均为46.0%,S平均值为52.8%,S/Fe值为2.0,Co/Ni值平均为1.1,表现出热液成因黄铁矿的特点。这些数据表明,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具有MVT型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4.
海洋生物质能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能的研究与开发的目的是解决化石资源短缺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全球性问题。利用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和利用淀粉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生物质能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内容,其原料来源主要依赖农作物,从而导致了生物质能开发与粮食、耕地和水资源竞争的局面。海洋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有效的出路。介绍了海洋生物质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有关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生物质能的战略思考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5.
秦岭沉积岩容矿金矿类型控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秦岭地区沉岩包括扬子地台北缘志留纪裂陷沉积到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断陷-拗陷盆地沉积和二叠纪裂陷沉积。现有勘查资料表明秦岭地区沉积岩容矿金矿大多集中在泥盆系和三叠系,少量分布在志留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相似文献   
156.
自然火灾碳排放估算模型参数的遥感反演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植被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为及时了解自然火灾对区域和全球尺度的碳循环和碳平衡模式的影响,有必要研究自然火灾碳排放的大尺度估算方法。结合遥感技术"宏观、快速、实时、客观"获取地表信息的独特优势,对利用遥感技术估算自然火灾碳排放的方法进行综述,概括了自然火灾碳排放使用的估算模型及其需要的主要输入参数,其次分别介绍了模型输入参数的遥感估算方法,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现有方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7.
不久前,日本神户大学专家运用特殊的活性剂,让残渣重油和水混合成一种新燃料,既有助于减少残渣重油消耗,又能降低废气排放。  相似文献   
158.
①通过对川西坳陷中段新场气田及其它地区中深层上沙溪庙组(J2S)气层储集空间类型的研究,提出了原生孔隙是中深层重要的一种储集空间类型;②将岩石学、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与川西坳陷油气演化历史、构造发展史相结合,论述了次生溶孔形成的化学机理、发生时期和原生残留粒间孔隙的保存机制;③明确指出原生孔隙是燕山期烃类发生运移聚集的证据,油气具早期富集特征,而次生溶孔是燕山中晚期以来与运移、致密、超压同步形成的产物;④根据成岩改造的次生溶孔与残留原生孔隙在构造上分布的极不均一性和钻探实际资料,确认复合圈闭是中深层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⑤根据中深层储集岩特征与成藏史相结合进行的综合分析,提出川西坳陷中深层领域的勘探方向应该是燕山古构造带上形成的复合圈闭。  相似文献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