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修订后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自2019年秋季使用以来,老师们就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与我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本文从反馈交流的众多问题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阐释,期望能为老师们释疑解惑,为老师们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助力,并对教师专业成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2.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含碳物质年代测定的有效手段,它的半衰期是5730年.研究了珠江口及南海沉积物碳黑的放射性碳年龄,碳黑样品采取化学氧化方法提取,用加速器质谱仪(AMS)测定珠江三角洲沉积柱中碳黑的放射性碳同位素剂量.研究结果表明,位于珠江口的钻孔3的碳黑的14C年龄是倒置的,邻近香港的钻孔30的碳黑14C年龄旱现老.新.老的趋势,而钻孔E2的碳黑的14C年龄则儿乎是不变的.碳黑的这种14C年龄的变化趋势与碳黑的来源相关,化石燃料来源的碳黑的增加使得碳黑的14C年龄偏老.  相似文献   
163.
《国土资源情报》2008,(7):42-42
2008年7月7日,英国可再生燃料署(Renewable Fuels Agency)负责人Ed Gallagher教授公布了该机构对使用生物燃料的直接后果的调查结果。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燃料是否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由此造成的土地利用变更是否会损害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生物燃料是否会影响食品价格。Gallagher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相似文献   
164.
岩石圈中热压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同温度,压力也是决定岩石圈中许多地质作用的主要因素。热压是岩石圈中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压计算的关键在于热压系数。文中计算岩石圈中主要物质和相态的热压系数,分析影响热压系数的因素及热压存在的条件,并指出岩石圈中热压研究的潜在意义,初步结论如下:(1)岩石圈中的热压系数平均值为3MPa/K左右,其变化范围主要为0.33~9.22MPa/K,主要集中于1.08~4.88MPa/K;(2)岩石圈中的热压系数在物质的相变点处剧增;(3)热压存在的前提是等容体系;(4)岩石圈中热压的存在可造成岩石圈中地压梯度明显增加,相变点处的热压剧增可能导致火山、地震、成矿作用及变质作用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5.
引言 化石燃料供应全世界能源的75%~80%,占全球CO2排放量的四分之三。依照预测,如果人类不采取具体措施,把人为影响气候减小到最低限度,那么化石燃料燃烧排放CO2的规模在21世纪将会扩大。由此产生的后果,即全球气温上升1.4~5.8℃,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数量的增加,会对后代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6.
吴溪 《海洋世界》2008,(4):35-36
海水正变得越来越“酸”——要是你住在海里面,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阳光背后总有乌云。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每小时吸收100万吨二氧化碳。无可否认,这个吸收量仅是人类燃烧石化燃料后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1/3。海洋的这种吸收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变暖效应。然而,大气的“福祉”变成了对海洋的“诅咒”——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  相似文献   
167.
张世权 《云南地质》2010,29(1):36-40,24
亚杂铅锌矿含矿母岩为英安斑岩,属石英脉型,受印支晚期-燕山期张扭性断裂控制,沿断裂两侧由弱到中等线性蚀变,有较好的元素异常。结合东矿带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岩性、构造、蚀变特征等,认为卓玛及莫磨亚两地化探异常以铅锌元素组合为主,规模大和浓度高,是区内形成中-大型铅锌矿床最为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8.
新疆塔里木西南缘塔木铅锌矿硫同位素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向荣  彭建堂  胡瑞忠  戚华文  刘燊 《岩石学报》2010,26(10):3074-3084
塔木铅锌矿位于塔里木西南缘,为碳酸盐岩容矿型铅锌矿。矿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期、成岩期和后生期。沉积期以内碎屑角砾和纹层构造为标志。成岩期以成岩角砾、重结晶白云石为标志。后生期以崩塌角砾、后生角砾及管/脉构造为标志。成矿期介于成岩期和后生期并具有溶蚀-交代和充填两个阶段。细粒闪锌矿和方铅矿多为溶蚀-交代阶段产物。粗粒闪锌矿和方铅矿多为充填阶段产物。本次研究对来自14个标本的沉积期和成矿期51件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样品进行了硫同位素测试。塔木铅锌矿硫化物硫同位素值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沉积期形成的金属硫化物(δ34SCDT介于-17.6‰~-7.3‰)较成矿期金属硫化物(δ34SCDT介于-5.7‰~+10.2‰)多富集轻硫同位素。充填阶段形成的硫化物(δ34SCDT介于+5.1‰~+10.2‰)较溶蚀-交代阶段硫化物(δ34SCDT介于-5.7‰~+9.2‰)富重硫,并且硫同位素达到平衡。结合地质背景、矿物生成顺序、矿石结构、流体包裹研究资料和硫同位素特征可以得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是成矿期HS-形成的主要机制,含硫有机质热裂解硫也是成矿期硫源之一,溶蚀-交代阶段硫储库效应和硫化物溶度积(Ksp)制约硫同位素值的变化。通过本次研究厘定了塔木铅锌矿矿化形成机制、硫酸盐还原特征和硫的来源,并进一步指出其硫同位素特征支持矿床流体混合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169.
截止2011年8月在世界30个国家装有432座核电反应堆。铀是当今核工业的主要"粮食",随着世界对于能源的需求增加,对铀的需求也与日俱增。1GW核电每年需要消耗170t天然铀(Bardi U,2010),目前世界铀矿山产量仅能满足世界核反应堆燃料需求量的63%,不足部分靠二次铀(包括泛燃料循环利用、政府和民间库存、核  相似文献   
170.
《海洋地质译丛》2011,(3):100-100
据Pike研究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下一代可再生燃料中,藻类生物燃料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报告显示,来自航空和军队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藻类石油在生产、种植和提取环节技术的突破以及大规模系统的开发预示着藻类生物燃料市场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