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地理教学》2012,(16):64-64
【活动目的】为了给中学地理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提供富有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的真实性地理案例资源,《地理教学》杂志社特举办2012地理案例征集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112.
为了进一步方便全省气象部门职工,尤其是基层人员查阅文献,陕西气象编辑部在《陕西气象》网站专门开辟了“精品文献”栏目,集结《陕西气象》编委及局内科技人员提供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3.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流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储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层位样品的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T2谱分布主要表现出4种形态、T2截止值中等—偏高、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较大;沉积和成岩作用差异导致微观特征参数不同,造成各层位可动流体参数复杂变化;渗透率较小时,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大,当渗透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动流体参数数据点收敛,变化幅度减小;储层物性、孔隙(尤其是次生孔隙)发育连通程度、微裂缝的发育程度、粘土矿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孔隙的充填程度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变化是可动流体参数差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动流体参数本身就是储层诸多微观特征参数的综合反映,应在储层评价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4.
<正>为了使本刊论文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便于读者清晰地识别地质灾害的各种地质作用及现象,反映治理措施及治后效果,我刊每期另附彩版照片。凡为彩版或封面提供照片者,每版应附100~500字说明,每张照片也  相似文献   
115.
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银铅锌多金属矿产于内蒙古弧形褶皱带中段二连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内。在霍格宁陶勒盖10号铅金属量异常区圈出13km2综合物探异常,异常有向区外大幅度延伸趋势;矿区内激电异常为含矿(化)的蚀变构造岩引起,ΔT磁异常为原生矿体中所含磁性矿物所致。激电异常和磁异常向SE和NW方向延伸至测区以外,应该是深部原生矿体向外延伸的反映,远景储量可达大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16.
Geodatabase数据模型在配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简要介绍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然后设计了Geodatabase配电网数据模型,并着重配电网中拓扑分析问题的处理;最后,利用一个简单设备介绍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复杂”节点的创建。  相似文献   
117.
肯吉亚克油田石炭系油藏属持低孔渗、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它除了具有埋深大,非均质性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复杂等特点外,其上还覆盖巨厚盐丘,造成盐下地震反射时间和振幅畸变严重,地震成像差、信噪比低和分辨率低,给储层预测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如何正确预测油藏高产带分布规律是高效开发这类油藏的关键,本文研究从分析形成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的主控因素入手,通过井震标定,优选反映碳酸盐岩岩相、岩溶、物性和裂缝的地震属性,结合地震、地质、测井、油藏工程和钻井资料,把盐下特低孔渗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预测问题分解成构造解释、岩相预测、岩溶预测、物性预测、裂缝预测和综合评价等六个环节。宏观上,通过建立断裂、岩相、岩溶模式,定性预测储层分布有利区带;微观上,通过多参数储层特征反演和多属性综合分析,定量、半定量预测有利储层分布,有效解决盐下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预测难题,基本搞清本区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分布规律,为优选有利勘探和开发目标提供依据。文中提出的方法和技术对解决国内外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预测和其他复杂储层预测问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王宏 《华北地质》2005,28(1):8-8
环渤海海岸带^14C数据库继2004年11月“环渤海海岸带^14C数据集(Ⅰ)”的126个数据公开发表(第四纪研究,2004,24,6,601—613)、并进入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以来,第二批由其他研究者获得、并经我们统一校正的421个数据,即将于本月底公开发表(环渤海海岸带^14C数据集(Ⅱ),第四纪研究,2005,25,2,141—156)。  相似文献   
119.
哈萨克斯坦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前兆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哈萨克斯坦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对其15年来的交换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震中距为300 km、400 km范围内,5级、6级地震的异常项目比例分别可达55.6%、61.1%,而7级大震(或6级震群)远兆的异常比例仅为16.7%。且在异常时间、异常形态上,5级、6级和7级地震(或6级震群)各有其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120.
张北6.2级地震前后的异常气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清森  姜贵才 《地震学报》1998,20(6):622-627
分析发现,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的震中,与1997年本区的特旱区、震前异暖区、倒槽低气压区以及震后不久的最大降雪区等中尺度范围(101~102 km)的异常气象区,存在五区对应现象.同时,震后5天内出现的3次低气压的演变,均在震区生成或明显发展.冻土层下限的异常变化可间接表明,在震区出现的异暖与地表深层的热量向上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