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海洋世界》2013,(9):62-63
这个炎炎暑期,您准备带孩子去哪里纳凉了吗?现在推荐给您一个好去处——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该公园是西北第一家将高科技与海洋文化相结合,展示海洋世界景观、极地旖旎风光的海洋极地文化主题公园,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32.
知地求理,此谓学习地理之真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在于不断地认知地理事物的同时,更深入地探究地理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嫦娥奔月到明朝万户飞天,再到人类登月成功,人类开始了对宇宙空间的深入探索,并着手探寻地外文明,才有了150亿光年的宇宙视野。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证明了地球是圆  相似文献   
33.
为使省国土资源厅离退休老干部们了解国土资源工作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6月29日,省厅离退干部处组织了100余名老干部集体参观哈尔滨市的群利新区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34.
《中国测绘》2003,(1):44-44
英国前海军军官、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论证指出,1421年3月至1423年10月,4支中国大型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并绘制了世界地图。  相似文献   
35.
基于旅游体验的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作为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其产品设计应充分考虑旅游者的真实感受。海洋类主题公园是当今主题公园的新势力,近年来发展迅速。结合武汉极地海洋世界的规划实践,对中国现有海洋类主题公园的产品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将旅游体验融人海洋主题公园产品设计的设想,从“融情景体验于旅游产品设计、融高科技成分于旅游产品设计、增旅游者互动于旅游产品设计”3个方面探讨海洋主题公园产品设计的思路,为该类型的旅游产品创新开拓思路和提供方法,促使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迈人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6.
37.
孙洁 《海洋世界》2011,(7):30-31
麦哲伦(1480-1521年),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是葡萄牙的贵族.他是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曾先后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作航海探险.在麦哲伦开始环球探险的27年前,哥伦布率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是哥伦布至死都认为那是自己梦想中的亚洲大陆.麦哲伦在环球探险之前也完成了数次远航,积累下了丰富的航海知识.  相似文献   
38.
主题公园的虚拟表述不仅要追求与实际景观的视觉接近,更要描述景观结构、演变以及人地关系等景观的地理与生态内涵,但后一层次因缺少理论框架而少有研究.基于景观语义特征的虚拟地理环境思想可以很好的整合两种层次的建模需求.本文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提出了示范园区的虚拟表达对象体系,构建了依据景观特征语义的园区多细节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39.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 《国土资源》2007,(5):58-59
1832年,美国艺术家乔治.凯特林在西部旅行的途中,看到美国现代文明在快速漫延西部的同时,大量的植物遭到破坏、野生动物被猎杀,给美国西部印第安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与破坏。从此,他利用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40.
《气象知识》2020,(1):75-76
北京玉渊潭公园每年的樱花节,可称“樱花的世界”。在占地25公顷的樱花主题公园内樱花烂漫,人流如潮。遇到节假日,每天游人都多达10万人次以上,为确保游人安全,公园有时不得不采取临时限流措施。樱花本是日本的国花,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便将樱花树苗赠送给中国,作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