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32篇
  免费   7236篇
  国内免费   8674篇
测绘学   18635篇
大气科学   6711篇
地球物理   6486篇
地质学   17548篇
海洋学   5631篇
天文学   1287篇
综合类   3858篇
自然地理   4886篇
  2024年   464篇
  2023年   1737篇
  2022年   1917篇
  2021年   2300篇
  2020年   1686篇
  2019年   2382篇
  2018年   1790篇
  2017年   1898篇
  2016年   1893篇
  2015年   2145篇
  2014年   3234篇
  2013年   2476篇
  2012年   2954篇
  2011年   2828篇
  2010年   2591篇
  2009年   2670篇
  2008年   2718篇
  2007年   2360篇
  2006年   2230篇
  2005年   2121篇
  2004年   1933篇
  2003年   1936篇
  2002年   1787篇
  2001年   1724篇
  2000年   1398篇
  1999年   1220篇
  1998年   1301篇
  1997年   1285篇
  1996年   1237篇
  1995年   1173篇
  1994年   1003篇
  1993年   870篇
  1992年   909篇
  1991年   813篇
  1990年   750篇
  1989年   589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20篇
  1964年   16篇
  1957年   15篇
  1954年   16篇
  193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高桩码头接岸结构中的桩基础,在抛石的作用下将产生负摩擦力。通过支撑桩及自由桩上负摩擦力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抛石过程中基桩内力随深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抛石过程中基桩上的负摩擦力主要产生在抛石段。同时,抛石作为附加荷载,将引起下方软弱土层的固结沉降,桩土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在抛石段下方一定范围内也产生负摩擦力作用。承台荷载对负摩擦力的大小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的负摩擦力分布规律和采用有效应力法计算层状土负摩擦力的公式,可为桩基础的设计,尤其对水下单面抛石施工的设计及采取消减负摩擦力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2.
BTOPMC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史河上游的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钦  任立良  杨邦  刘晓帆 《水文》2008,28(2):23-25
介绍了一个由TOPMODEL发展而来的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BTOPMC模型.选取史河流域黄泥庄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研究区域,在空间分辨率为30秒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基础上构建数字流域水系,基于IGBP全球陆面土地覆被数据以及FAO全球数字土壤数据运用BTOPMC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分别对黄泥庄站1982年到1987年的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模拟与实测洪量比和确定性系数对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都能很好地模拟日径流过程,新安江模型有更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33.
本文针对传统及改进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模型,利用简单易行的Matlab遗传算法工具(gatool)GUI进行模型参数最优估计,获得不同优化准则下的模型参数,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GUI优选改进后的马斯京根模型参数,收敛能力强、计算时间短、所得演算流量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抚河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评价因子和评价等级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权重因子可以通过学习自动调节,不需要人为设置权重,能较好的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构建基于BP(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周络模型.对抚河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可发现,神经网络法可以客现、准确的得出评价等级,同时还可以分析出同一类别河段污染程度的不同,实例证明它是一种较好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5.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性测量过程中,受仪器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对仪器性能进行检查.介绍了GR-660车载伽玛能谱测量系统,对仪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介绍了噪声调整后奇异值分解方法和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处理航空标准模型实测数据来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应用变异系数方法对区域铀含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6.
利用InSAR技术研究黄土地区滑坡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SAR技术能够获取大面积、连续、高精度的地表垂直形变信息,可用来监测地震、火山、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地表形变。文章介绍了InSAR技术在监测陕北黄土地区滑坡中的应用,首先进行野外地质勘察和TM光学遥感影像解译,接着通过EnviSat SAR数据差分干涉处理,获取研究区干涉形变场,提取出滑坡位移量,最后详细分析黄草湾至董家寺沿线一带的滑坡变形范围,并划定出了4个有一定变形的重点监视区。  相似文献   
13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系列应用软件。全部软件基于Windows环境,完全可视化操作界面。软件系统适合于各类水体环境、地下水源地或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预测预报。软件实用高效,在国内已拥有众多用户,并得到用户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8.
中国东北依兰地区块状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龙江省依兰地区分布的黑龙江杂岩被认为足具有缝合带性质的构造混杂岩,其中所含变基性火山熔岩中含有的变质矿物不具有定向组构特征,因此称之为块状蓝片岩.特征变质矿物--蓝闪石的大量出现表明其经历过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常量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SiO2含量均在53%以下,TiO2含量超过2%,Na2O K2O的含量为2.77%~6.41%,Na2O的含量普遍大于K2O的含量,Na2O K2O-SiO2变异图显示其具有碱性玄武岩特征;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型.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不具有Eu的负异常;Nbx2-Zr/4-Y、Ti/100-Zr-Sr/2与Ba-Th-Nb-La图解的综合分析表明,块状蓝片岩具有碱性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它们应是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之间古洋壳俯冲过程的残留,这为探讨佳木斯陆块与松嫩陆块之间古老洋盆俯冲消减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9.
饱和粉砂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新军  赵仲辉 《岩土力学》2008,29(2):381-385
通过对净砂和级配良好粉砂(含10 %粉土)进行一系列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CU),研究了粉土、孔隙比和围压对饱和粉砂不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净砂与粉砂在不排水剪切条件下均会出现应变软化现象(即不稳定性)。同一围压下脆性指数(IB)随孔隙比增加,但不稳定线的应力比随孔隙比增加而减小。引用等效粒间孔隙比(ege)后,净砂和粉砂在ege-ln p?平面上拥有基本相同的临界状态线。在临界状态理论及等效粒间孔隙比的基础上,提出在同一修正状态参数(?ge)下净砂和级配良好粉砂有相似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0.
张剑  叶见曙  唐修生 《岩土力学》2008,29(2):425-430
提出了Winkler地基参数的Kalman滤波识别方法。引入Mindlin理论后,推导了Winkler地基上板的控制微分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推求了Winkler地基上简支板的Fourier闭式解。推导了Winkler地基参数的Kalman滤波方程,研究了Winkler地基参数的Kalman滤波识别的具体计算步骤。研究表明,运用Kalman滤波理论进行Winkler地基参数的识别,能有效地估计Winkler地基参数;Winkler地基参数的滤波收敛速度和精度受地基参数初始值选取和位移实测资料的影响,且Kalman滤波理论也可用于其他地基模型地基参数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