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远程遥控、续航时间、飞行品质上有了明显的突破,从而为其在电力线巡检作业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基于无人机影像巡检拍摄的电力线进行提取的时候,引入电力线一定处于两端塔杆所确定的铅垂面内的约束条件,从而根据约束条件稳定的实现了同名导线点的对应。在进行电力线实时测距时,采用铅垂线轨迹算法对交跨地物进行测距,快速判断电力线下方地物距离,并作出预警判断。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机电力巡检距离判定算法缺乏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分类的安全距离判定算法,该法首先对LiDAR点云进行维度特征分类,然后将电力悬线方程改进为最小二乘法模型,并以分段的方法计算地物到电力悬线的空间距离。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距离判定算法距离测量精度接近于全站仪测量精度,且算法鲁棒性较好,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不失为一种高精度无人机载LiDAR点云电力线安全距离判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电力线在直升机航拍影像中的成像特性,提出了一种复杂自然背景中电力线的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利用Ratio算子从复杂背景中检测出电力线边缘;然后把边缘转化成直线段,对出现断裂与欠连接的直线进行连接与合并;最后,从这些直线段中采样一些点集,利用随机一致性抽样算法(Ransac)从中选择尽可能少但足够的点来拟合成一根完整的电力线,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管道巡检是保证管道安全、稳定运营的关键。本文以管道测绘数据(管道数据1:2000测图)为基础数据,从管理者和一线巡检人员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3G通信(TD—CDMA、CDMA)、地理信息系统(GIS)、基于基站的定位(LBS)、巡检终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搭建管道移动管理平台,提出了分散使用,集中管理的分对象现代化巡检管理工作;同时,利用新的移动平台变革了传统的巡检方式,积极探索出路线巡检管理的新思路,按照新的方式规范巡检工作流程,使管道巡检工作的完整性、管理的高效性、生产的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系统的研究进行验证,为数字化巡检工作、巡检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巡检效率,基于GIS和物联网技术设计实现了供水管网巡检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地理信息分析问题,也为管网改造、爆管抢修等业务提供支持,并为管网设备管理提供了科学化、制度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电力线三维重建是直升机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电力巡线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两种基于直升机LiDAR点云的电力线三维重建模型,包括直线段与悬链线段相结合的模型(简称为"模型一")、直线段与抛物线段相结合的模型(简称为"模型二")。其中,直线段位于xy平面,悬链线段和抛物线段位于过直线段的铅垂面。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两者均使用了电力线LiDAR点水平坐标进一步投影到xy平面上相应的拟合直线产生的比例因子作为悬链线、抛物线方程的参数。使用6个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4个评价指标对6种重建模型(已有的4种和上述提出的两种)的性能进行评价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二具有最高的重建效率和最高的重建精度。另外,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铅垂面及铅垂面上投影模型的选择、误差因素的考虑等3个因素对重建模型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油田井下设备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油田井下工况恶劣、电磁干扰强、通信距离长等特殊使用环境要求,通信不可靠.基于新型通信技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建立油田井下设备电力线模型并分析特性,选择合适载波频率确定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利用软硬件结合方式进行抗干扰设计,研制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井下设备通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通信距离达到3km,准确率为100%,可以满足油田井下及其他恶劣工况环境下设备使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人机电力巡检所面临的定位精度低、近距离巡检操控难度大、自动化程度低、人为操控事故风险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多旋翼无人机RTK差分定位技术、复杂塔型飞行规则机器学习算法等无人机航测系统技术,研发面向电网巡检的无人机智能操作系统及控制终端,提升电网线路日常管理和应急指挥的规范性、便利性和经济性,为电网管理部门提供一种低成本、易操作、高效率、机动灵活的新型巡检模式。  相似文献   
19.
郑江荣 《测绘通报》2013,(1):119-120
一、引 言 在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电力行业的需求,而智能电网成为发展方向,这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共识.但由于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国情及资源分布不同,以及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国际上对其还没有达成统一而明确的定义.根据目前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学者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遥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