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670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706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及高阶振型影响   总被引:52,自引:8,他引:44  
Pushover分析方法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已被引入我国新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侧向力分布的选取是结构Pushover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高阶振型影响显著时其选取直接影响Pushover分析的结果。本文通过拟合规范反应谱,挑选了适用Ⅱ类场地的4条地震动记录和4条人工波,对比了典型地震动下非线性时程分析和采用5种不同侧向力分布的Pushover分析的5层、10层和1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时的反应。通过结构振型参与系数量化了各个结构的高阶振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结构层数的增加和地震动强度的增加高阶振型的影响变大,侧向力的选取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在高阶振型影响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中侧向力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及其影响,采用IGS提供的实测数据与产品,结合具体实验讨论地磁模型、TEC数据模式、GPS频率及测站分布等对电离层高阶项延迟的影响,分析不同TEC获取方式与地磁模型处理模式下的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基线的影响.实验表明,利用不同方式获取的TEC是影响电离层高阶项延迟的关键因素,其对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高阶统计量是研究非高斯过程,非最小相位信号和非线性系统的有力工具,其应用领域已涉及通信、地球物理、生物医学、故障诊断等。本文对嘉峪关和乾陵2个地磁台站1998~2002年期间的地磁垂直分量(Z)资料运用高阶统计量方法进行处理,探讨陇西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与地磁场变化之间相互关系,并将其结果与相关分析和线性拟合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高阶统计量异常一般早于两台Z分量相关系数和嘉峪关台Z分量线性拟合差异常1~2个月出现,且三阶矩(三阶累积量)的异常变化幅度在5~10之间,四阶矩的异常幅度在50以上,甚至达到150,四阶累积量的异常幅度在10~60之间。这些表明在震磁效应的统计分析研究中引入高阶统计量方法的必要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潜力和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GPS码间偏差的由来及使用方法。针对BDS自身的特点,推导了一种适用于BDS卫星码间偏差的归算方法,即伪距无电离层组合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将广播星历发布的B3频点天线电子相位中心归到B1+B2、B1+B3双频和B1+B2+B3三频天线电子相位中心,使双频和三频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钟差参数进行高精度定位研究。本文研究对于正确理解导航电文中的钟差参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基于重力场系数与极移和日长变化(LOD)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1980~2013年二阶重力场系数变化(ΔC21、ΔS21),并将其与人卫激光测距(SLR)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SLR解算的ΔC20存在6 a变化的周期信号,但其振幅只是LOD中6 a信号的1/10,表明LOD中的6 a信号不是由大气、海洋、陆地水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所激发的,现在还无法确定其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基于美国JPL实验室提供的全球电离层GPS TEC(GIM)数据和COSMIC掩星探测电子密度剖面,利用滑动四分位异常检测方法,综合分析了2010年4月13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后15天内电离层异常的时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震前11天电离层TEC开始出现扰动异常,4月13日出现了明显的TEC增强现象,且峰值电子密度也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空间活动水平等因素,认为这些异常很可能与玉树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997.
蔡华  孙汉荣  李子申 《地震》2014,34(1):41-48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络)是中国最大的GPS综合服务网络,该网络包括260个分布全国的GPS基准站。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GPS研究电离层TEC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阐述了陆态网络电离层TEC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及产品发布的详细流程,最后分析了震前电离层异常现象与地震发生的耦合关系,并利用陆态网络电离层TEC监测系统的产品分析了四川省芦山7.0级地震的同震电离层扰动现象。  相似文献   
998.
解析延拓高阶解的推导方法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迭代求导法、直接求导法推导了解析延拓高阶解公式,并与经典递推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迭代求导法得到了重力异常径向导数在球近似下的通用递推公式,该公式表明,解析延拓的经典递推求解方法实际上是忽略小项的近似,在忽略小项后,迭代求导法与递推法的形式是一样的。虽然直接求导法可以提高计算速度,但利用5°×5°实验区的重力数据进行解析延拓实验的结果表明,直接求导法获得的犵2项数值较其他方法偏小0.1~0.4mGal,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由于计算误差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9.
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电离层VTEC模型,以年积日(DOY)、世界时(UT)、电磁KP数、Dst数、AP数、太阳黑子数(SSN)作为网络输入层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泛化功能,提供地震前10天理论意义上的平静VTEC值,再与地震前10天的实测VTEC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之前3~5天电离层VTEC数值较VTEC平静时刻增大20%左右。  相似文献   
1000.
电离层三维层析成像的自适应联合迭代重构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电离层层析成像过程中,联合迭代重构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反演算法.然而,该算法迭代收敛较慢,反演结果精度不高.为此,本文发展了一种自适应的联合迭代重构算法,该算法利用上一轮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结果,自适应地调整松弛因子和加权参数.通过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对该算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将得到的反演结果与电离层测高仪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且反演结果精度优于常用的联合迭代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