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1 形成花菇的气象条件 1.1 空气相对湿度 适宜花菇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相对湿度在65%~74%时,对花菇的发生和生长最有利,过分干燥易成菇丁。较长时间高于75%,表皮紧而不裂。早晨相对湿度60%左右,下午降至50%以下,菇盖裂纹加深,可形成较为理想的花菇。  相似文献   
142.
蒸发过程中水体稳定同位素富集与空气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位素分馏模型的物理意义分析及实验模拟分析,探讨空气湿度对蒸发过程水体稳定同位素富集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认为:1空气相对湿度决定了扩散系数和自由空气同位素组成对分馏系数的影响比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分馏系数受扩散分馏系数影响越大,分馏系数受自由空气水汽同位素组成影响则越小,反之亦然;2空气相对湿度与蒸发残余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富集程度具有负相关性,即空气湿度越大越不利于残余水体重同位素富集;3模拟残余水体同位素丰度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呈负指数关系。在无外界气态水介入的蒸发实验中,残余系数为0.194条件下,当相对湿度小于80%时,H、O稳定同位素模拟结果对湿度的敏感性均小于0.0002,即相对湿度变化对模拟残余水体同位素丰度影响很小;当湿度大于80%时,湿度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呈指数关系急剧增加,湿度大于80%的蒸发实验需要准确观测相对湿度值。  相似文献   
143.
受湿地景观破碎化的影响,孤立沼泽成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以三江平原抚远县大豆田中孤立沼泽为研究对象,观测孤立沼泽及其周边农田的0 cm地温、5 cm土温、10 cm土温、1.5 m气温和1.5 m相对湿度,观测从2012年8月31日10︰00开始,至9月1日8︰00结束,每2小时观测一次,对比分析夏末晴天孤立沼泽与农田温湿度的差异,探讨孤立沼泽的局地小气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孤立沼泽的日平均0 cm地温、5 cm土温、10 cm土温和1.5 m相对湿度都低于周边农田,而日平均1.5 m气温高于周边农田;除0 cm地温外,孤立沼泽5 cm土温、10 cm土温、1.5 m气温和1.5 m相对湿度的日较差都低于周边农田;各气象要素的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但极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孤立湿地5 cm土温和10 cm土温的极值出现时间比周边农田晚2~4 h,孤立湿地0 cm地温、1.5 m气温和1.5 m相对湿度的极值出现时间与周边农田相同,0 cm地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2︰00,1.5 m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14︰00和2︰00,1.5 m最高和最低相对湿度分别出现在18︰00和14︰00。  相似文献   
144.
In the last decade, a series of severe and extensive droughts have swept across Southwest China, resulting in tremendous economic losses, deaths, and disruption to society.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is motivated by the paramount importance of as- sessing future changes in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Precipitation is likely to decrease over most parts of Southwest China around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followed by widespread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the increase in potential evapotran- spiration (PET), due to the joint effects of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net radiation and decreased relative humidity, will overwhelm the whole reg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21st century. In comparative terms, the enhancement of PET will outweigh that of precipitation, particularly under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RCP) 8.5, resulting in intensified drought. Generally, the drying tendency will be in the southeast portion, whereas the mountainous region in the northwest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wetter owing to abundant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Droughts classified as moderate/severe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standards will become the norm in the 2080s under RCP4.5/RCP8.5. Future drought changes will manifes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depending on the time scale: the magnitude of change at a time scale of 48 months is nearly twice as great as that at 3 months. Furthermore, we will see that not only will incidences of severe and extreme drought increase dramatically in the future, but extremely wet events will also become more probable.  相似文献   
145.
梵净山周边三县气象要素日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梵净山周边3个国家级台站逐日逐时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瞬时风向风速及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日极值出现的时刻,分析了各气象要素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时均气压最高值出现在10时,最低值出现在17时;日最高气压主要出现在8~11时之间,占57.1%,22~23时也有较高的比例;日最低气压主要出现在16~18时,20~21时占有较高的比例。时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5~16时,日最高温度出现在14~17时,占63.3%,不会出现在03~09时;日最低气温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但主要出现在省05~07时,占53.9%。时均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07时,最小值出现在15~16时,日最小相对湿度主要出现在13~17时,占66.7%。盛行风向也有较大的日变化,时均风速最大值江口出现在14时,松桃、印江出现在16时前后,静风频数较多,但以夜间为主。  相似文献   
146.
中国天气发生器模拟非降水变量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中介绍了天气发生器BCC/RCG-WG基于谐波分析和多变量平稳过程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等5个非降水变量的模拟模型,并根据中国669个站点1971-200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降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计算了各站点的非降水变量的模拟参数.根据计算的模拟参数对中国...  相似文献   
147.
近30年海阳日照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2010年海阳市日照等观测资料,分析了海阳市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与云量、轻雾(雾)、霾、相对湿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阳市近30年的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16.817h/a;总云量和低云量的增加会导致日照时数的减少;轻雾(雾)和霾日数的增加就会引起日照时数的减少;相对湿度越大,日照时数越小。  相似文献   
148.
富裕县农田土壤湿度变化及其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黑龙江省富裕县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松嫩平原西部玉米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以黑龙江省富裕县为研究区域,利用1982—2017年土壤相对湿度资料、1995—2017年玉米发育期资料、玉米产量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研究土壤相对湿度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裕县近36 a土壤相对湿度呈增加—减小—增加的趋势。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乳熟期—成熟期土壤干旱平均每4—6 a一遇,抽雄期—乳熟期每2—3 a一遇,出苗期—拔节期土壤基本无旱。各发育期土壤相对湿度减小的突变年在1987年前后,增加的突变年在2013年前后。20世纪80年代土壤较适宜,干旱轻,90年代土壤相对湿度迅速下降,干旱最重,之后随着年代的推移土壤干旱逐渐减轻。玉米主要发育期中播种期—出苗期、出苗期—拔节期土壤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小,拔节期—成熟期是土壤干旱影响产量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9.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