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1035篇
测绘学   39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2306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圆梁山隧道是在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隧道全长11.068km,最大埋深约780 m。隧道施工穿越桐麻岭背斜东翼时,遇到了水平循环带岩溶强烈发育地段,该地段岩溶十分发育,且连通性好;加之数次强降雨,DK361+764、DK360+873等段多次突发大规模的涌水突泥砂、块石灾害,造成部分施工机具掩埋损毁,施工掘进严重受阻,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初步分析认为涌水突泥与地下暗河或岩溶泉群的主管道网络发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可以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针对背斜东翼段岩溶发育情况、涌水突泥特征及其降雨影响程度,进行了泄水洞排水、平导排水、封堵和堵排结合 4个整治方案比选,最终采用了泄水洞方案; 2003年 5~9月雨季,背斜地区多次普降(特)大暴雨,DK361+764、DK360+873等地段又再次突发大规模的涌突水(泥、砂、块石),都通过兴修的泄水洞排泄掉了,隧道及其衬砌结构安然无恙,表明采用泄水洞方案整治背斜东翼段的岩溶涌水突泥灾害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2.
B线隧道是104国道永嘉段的控制工程,隧道跨度大,地质条件差,多次发生塌方事故,为使开挖顺利通过,采用密排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给开挖提供棚架支撑,加固松散土体,防止开挖中掌子面垮塌,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73.
以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为对象,研究了径向注浆的边界条件、注浆材料和注浆施工,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以后大量地下工程的设计与修建,径向注浆技术会越来越被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详细介绍了地震CT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它在隧道工程中对隧道前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的实用性,以及对工程施工的指导作用,指出了该技术在隧道工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李黎 《现代测绘》2004,27(2):43-44
本文论述了利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对武汉地铁和长江隧道沿线进行地下管线现状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所完成的分析和成果资料满足了武汉及长江隧道沿线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6.
论述了华蓥山隧道的岩溶发育特征,根据岩溶发育强度的划分依据和划分标准,结合岩溶发育的历史,采用类比判别法、主因素判别法和综合判别法对岩溶发育强度作了垂直分带,据此预测的溶洞规模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77.
云南省祥(云)-临(沧)公路红土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变形严重,洞内数次冒顶、产生地面陷落,并诱发滑坡,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文章根据现场勘查及变形监控量测资料,详细论述了隧道变形特点,从地层岩性、构造、地应力条件、地下水作用、施工工艺、滑坡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隧道变形原因。红土坡隧道变形是软弱的地层岩性、地应力条件改变、地下水作用、施工工艺以及滑坡偏压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隧道变形诱发滑坡,滑坡又促使隧道进一步变形。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首先对滑坡进行支挡,再对隧道围岩进行加固的整治思路,并提出具体工程方案。整治工程实施后,红土坡隧道变形已得到完全控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8.
INTRODUCTION Tunnel typeanchoragehasobviousadvantages inbearingcapacityversusinvestment(LiuandHu,1996).However,itisrarelyusedinapracticalpro jectbecauseofitsrequirementofgoodrockcondi tions.Siduhebridge(Fig.1),whichliesintheBa dongmountainsinthewestplatea…  相似文献   
79.
李耀卿 《探矿工程》2005,32(12):56-58
主要介绍了在Ⅱ、Ⅲ类围岩中施工城市浅埋隧道的施工技术,以“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为指导,将隧道分成上、下两个台阶进行开挖,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保证施工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80.
贺梁 《探矿工程》2005,32(1):61-64
结合渝怀铁路武隆隧道进口瓦斯地段安全施工实例,介绍了隧道瓦斯地段的各种施工技术措施,保证了瓦斯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