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8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1543篇
测绘学   765篇
大气科学   1036篇
地球物理   1298篇
地质学   4057篇
海洋学   1531篇
天文学   213篇
综合类   685篇
自然地理   173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700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871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926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6篇
  1942年   5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红丫口煤矿勘探项目临近大断裂带,受多期构造地质作用影响,走向逆断层发育,且发育有横向平移断层和少量正断层。地层受挤压变形严重,岩层倾角普遍较大,局部直立至倒转,地层破碎。上部漏水严重,下部钻遇多条断层破碎带以及煤系地层,造成钻进效率低下,钻孔事故频繁,甚至钻孔报废,严重影响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一系列的施工难题,经过多次研究和反复试验,探索出一种适合该矿区煤矿勘察复杂地层钻进的泥浆,保障了勘查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62.
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矿物,常以立方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等形态产出。研究表明,特定形貌黄铁矿在形成温度、压力、pH、Eh、氧逸度和硫逸度等方面差异明显,因此,黄铁矿形貌标型特征可以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目前,国内外黄铁矿形貌研究主要采用野外采样分析法和高温高压实验模拟两种方法。在常规的野外研究中,金矿床中黄铁矿形貌研究程度比较高,且将红外显微镜应用到黄铁矿内部结构分析和包裹体测温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是红外光难在高温条件下透过黄铁矿这一问题仍有待解决;室内高温高压实验研究主要通过合成黄铁矿的方法观察黄铁矿的生长习性,因研究方法的不同和实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得到的黄铁矿形貌标型尚不统一,黄铁矿形貌标型研究仍然需要突破和完善。  相似文献   
963.
查文华  宋新龙  武腾飞 《岩土力学》2014,35(5):1334-1339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GD-65/150高低温环境箱,对经历不同温度后煤系泥岩的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温度下煤系泥岩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变形模量以及泊松比受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泥岩的力学特性有差异。随温度的升高,其峰值应力、峰值应变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峰值应力从25℃时的9.153 MPa下降到55℃时的8.271 MPa,降幅为9.6%;峰值应变从25℃时的11.002×10-3下降到55℃时的8.249×10-3,降幅达25.0%。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变形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泊松比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由此得到各参数变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成果可为深井高温软岩巷道的围岩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4.
《岩土力学》2014,(11):3252
<正>2014年11月14—16日天津工程防灾减灾已成为当今工程建设中最重要、最活跃和最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土动力学及岩土工程抗震研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多次破坏性地震,导致生命财产巨大损失,出现了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新现象和新问题。高速交通、复杂环境动荷载作用下的岩土工程安全评价、岩土防爆等诸多问题,均对土动力学及岩土工程抗震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九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11月1416日在天津召开。会议立足于交流  相似文献   
965.
966.
以含油气系统为切入点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识别出天然气水合物含油气系统6个控制因素:稳定的温度-压力条件、气源、水源、气体运移、适宜的沉积物或储集岩和圈闭形成时间。针对这些特点,初步提出了工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特别提及轻烃气体浓度与同位素分析法、孔隙流体特定组分分析法和轻烃蚀变产物分析法3种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开心岭-乌丽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含油气系统为例证明了天然气水合物含油气系统的可靠性,进而为中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有利区优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7.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Agas- theeswaram taluk of Kanyakumari district, Tamil Nadu, India. A total of 69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pre- and post-monsoon periods of 2011-2012.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evaluating 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pH, EC, TDS, HCO3, Cl, SO42-, Ca2+, Mg2+, Na+ and K+ for both the seasons. Based on these parameters, groundwater has been assessed in favor of its suitability for drinking and irrigation purpose. Dominant cations for both the seasons are in the order of Na+〉 Ca2+〉 Mg2+ 〉 K+ while the dominant anions for post monsoon and pre monsoon have the trends of CI 〉 HCO3 〉 SO42- and HCO3- 〉 CI 〉 SO42-, respectively. Analytical results observed from various indices reveal that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s fairly good in some places. Analytical results of few samples show that they are severely polluted and incidentally found to be near the coasts, estuaries and salt pans in the study area. The Gibbs plot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ity of groundwater samples fall in rock dominant region, which indicates rock water interaction in the study area. The United States salinity (USSL) diagram shows that the groundwater is free from sodium hazards but the salinity hazard varies from low to very high throughout the study area. This reveals that the groundwater is moderately suitable for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The observed chemical variations in pre-monsoon and post-monsoon seasons may be the effect to rock-water interactions, ion-exchange reactions, and runoff of fertilizers from the surrounding agricultural lands.  相似文献   
968.
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特征与机制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的低分辨率版本(CESM1.0.3,T31_g37)在国际国内率先进行了多组过去2000年瞬变积分模拟试验,在与历史重建资料和观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对过去2000年中的典型暖期(中世纪暖期与现代暖期)的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中世纪暖期太阳辐射加强是导致其“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温室气体浓度的激增是现代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在中世纪暖期,自然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对降水量的影响之和比温室气体的影响高一个数量级;而在现代暖期,温室气体对降水量的影响比自然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对降水量的影响之和高一个数量级;在不同外强迫条件下的海表温度变化在热带太平洋区域截然不同,即自然因子影响下为类-拉尼娜态,而温室气体影响下为类-厄尔尼诺态;无论在中世纪暖期还是现代暖期,相对于1000~1850年的平均情况,沃克(Walker)环流均处于增强状态.  相似文献   
969.
《第四纪研究》2014,(1~6)
正《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四纪研究综合性刊物。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第四纪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水平。《第四纪研究》是国内外第四纪科学家发表和交流新成果的理想平台,有良好的国际影响,已成为国际  相似文献   
970.
正贵州盘县大洞遗址的旧石器发现于1990年,从发掘到各项国际合作研究已经进行了20余年。就目前开展的工作,确认文化层堆积厚度约为3m,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可鉴定动物化石43种、4枚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用火证据等人类活动遗迹。研究表明大洞遗址的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相当于旧石器初期的最后阶段,其时间跨度大约从距今30万年至距今13万年。大洞遗址的重要考古研究价值使其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并在199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