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图文报道     
《国土资源》2013,(3):1
日前,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和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将参加评选,目前正在组织制作评选申请相关资料。本次"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评选活动旨在推动我国地质公园事业发展,扩大地质公园的影响,普及地学科学知识,活跃地质旅游市场。活动采取民众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评选方法。新华网、资源导刊  相似文献   
42.
蒋承菘 《地球》2012,(3):78-78
春节前,我受约参加《地球》杂志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接到约请通知后,我打电话给北京四中的一位老师。希望在会上,她能提供一些对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会上,这位老师的见解得到大家的认同。随后,我在发言中,也提到,《地球》杂志作为国内唯一一本以普及地学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老牌杂志,应当考虑如何让青少年也更多了解地球科学,让青少年也  相似文献   
43.
《地球》2012,(4):178
认识地球资源,热爱地学科普知识,才能自觉珍惜资源,保护地球。为提高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认知水平,培养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传播地学知识,普及地学文化,让他们从小关心地球、爱护地球;同时,也为了活跃课余生活,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口才、思辨能力、反应能力的平台,让他们在比赛中挑战对手,战胜自我,《地球》杂志特举办"地球‘小卫士’青少年地学科普辩论赛"。  相似文献   
44.
《天文爱好者》2009,(11):96-96
宇宙的起源与归宿-听霍金讲万物之理 《宇宙的起源与归宿-听霍金讲万物之理》是斯蒂芬·霍金在英国剑轿大学所作的七场讲学,包含了他毕生钻研宇宙学的精华,精辟扼要。即使略具基本科学知识者,读了这七讲,对宇宙创世的奇妙壮丽,也能一窥梗概。  相似文献   
45.
以“依靠科学 战胜非典”为主题的“200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展览于5月17日正式在网上开幕,本次展览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中科院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科普领导小组、图形科普杂志社承办。  相似文献   
46.
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成都市5个县(市)和2个社区开展公众防震减灾意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反映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现状和公众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情况;表明成都市城市公众在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基层地震应急管理、民居抗震设防意识和对地震预报管理等方面知识较全面,意识较强,而农村公众则在这些方面意识相对较差.为完善和健全成都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学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公众对地震灾害承受能力、消除恐震心理等提供了较为真实的数据,为统筹城乡防震减灾事业均衡、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7.
1 抗震减灾日和地震博物馆、地震地质公园建设目的抗震减灾日和地震博物馆、地震地质公园的建设应具有鲜明特色.减灾日和博物馆、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普及地震科学知识,也不同于地震纪念馆,仅仅是纪念地震遇难同胞和颂扬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而应全方位展示地震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49.
《华北地质》2011,(1):28
今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我国矿产资源国情、提高公众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平台,是宣传地质调查成果,提高地质工作社会知名度的重要活动日。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自身投入、内部基础和外部网络3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知识投入–知识结构–知识网络”的三维解释框架,采用2000―2019年InCites数据库收录的世界各国(地区)科学论文数据,探究了全球科学知识生产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时序演变上,全球知识生产规模稳步增加,国际合作大势所趋。发达国家科学产出缓慢增长,参与国际合作的意愿强;新兴国家产出规模快速增加,以国内独立研究为主。(2)空间演化上,全球知识生产呈现区域集聚与全局分散的双重特征,重心变迁呈现自西向东转移的趋势,形成西欧、北美和东亚3大热点区域。(3)影响因素上,回归结果表明科学知识生产具有路径依赖和交互式的特征,知识基础、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均对国家(地区)的知识生产绩效产生积极而又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