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稠油冷采     
  相似文献   
32.
垦西地区稠油分布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3.
目前,国内外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技术归纳了起来可分为四类,单井分析技术,井间测试技术,室内模拟技术和油藏动态分析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局限,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多种技术的综合,相对稀油而言,稠油剩余油饱和及其分布的研究起步较晚,辽河油田稠油的多数主力区块都进入吞吐开采中后期,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应用测井,室内模拟和油藏动态分析等技术研究稠油剩余的分布,对油田的长期高产稳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活跃边底水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以后,由于受储层非均质性,开采方式,油藏边底水,射孔井段等因素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蒸汽吞吐开采效果变差。通过对活跃边底水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新钻井,定向侧钻,扶停产井完善井网,采用补孔扩射调整注汽产液剖面,注氮气或注氮气加化学剂控制水锥等手段,改善了高轮次吞吐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在单家寺稠油油藏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5.
浅薄层稠油油藏开采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曲玉线 《西北地质》2002,35(2):69-74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具有浅,薄,稠,散的特点,在我国属于浅薄层稠油开采的典型,回顾了河南油田筒油基地建设的历程,分析了目前稠油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主攻方向及挖潜对策,故此文对河南筒油油藏实现产能接替,挖替,确保“十五”稳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黏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论述了开展稠油开采新方法研究的重要性、稠油的分类及其开采方法的基础上,从催化剂的研制、机理研究、现场应用等方面对特超稠油的水热裂解催化降黏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同时对该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重点介绍,着重分析了该课题组自行研制的4类催化剂的催化降黏机理.最后,对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黏方法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7.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稠油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原油物性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变好,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原油的密度和粘度系统增加,并逐渐过渡为重质稠油。成分上受控于原油胶质的含量,而沥青质的影响不明显。文章通过地层水化学特征、天然气特殊组分(氮气)和流体动力场的综合分析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区带稠油的形成机理,认为在超压过渡带之上(埋深<1000m)稠油成因以大气降水下渗所导致的水洗作用为主,伴随着生物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超压过渡带之下(埋藏深度>1350m)原油物性受控于生物降解作用;超压过渡带内降解和未降解稠油共存,暗示该带有可能存在物性良好的油气资源。因此,深入了解稠油稠化的原因对勘探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王庄油田膨胀性黏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庄油田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由于储层中膨胀性黏土含量很高,注水、注汽后产生水化膨胀,伤害储层,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对膨胀性黏土特性进行攻关研究,是开发好这类油田的技术关键。笔者应用了X衍射、红外、DTA、CEC及膨胀率测定等分析资料,重点对膨胀性黏土特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9.
芳基双希夫碱在低温稠油水热催化裂解中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制了一种低温水热催化裂解降黏剂--芳基双希夫碱,并用该降黏剂对南阳油田的稠油进行了室内试验.在反应温度为200°C,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08%,pH值为12的条件下,原油的降黏率达到91.34%.用棒色谱对反应前后的族组成进行了测定,发现反应后重质组分有所减少;采用气相色谱对反应前后饱和烃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反应后饱和烃增多;用红外光谱对反应前后胶质、沥青质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反应后稠油重质组分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稠油黏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稠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40.
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文中通过对稠油开采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的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管理系统建立的模型。并应用到稠油开发采决策支持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