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在正态粗差假设下导出了粗差验后方差的无偏估计,对误差方差膨胀模型和误差均值移动模型,两者的无偏估计公式是相同的.这证明了李德仁验后方差和朱建军方差不是无偏的.由无偏方差定义的彭方法是正态粗差假设下的最优稳健估计.  相似文献   
73.
经典变分反演法是基于观测误差服从高斯分布的假定,对偏离均值较大的离群值较敏感。当实际观测数据包含离群值观测误差呈现非高斯分布时,如果采用经典反演法进行变分反演就会产生大的偏差,甚至导致变分反演的失败。使用经典变分反演法首先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剔除所谓的离群值,但有相当部分的离群值包含了一些亮点,如天气现象。如果对其“视而不见”,则对很多重要的信息就无法把握。基于此,研究采用稳健变分反演的思想同化这些离群值,主要思想是把M-估计法(L2、Huber、Fair和Cauchy一估计)的权重函数耦合到经典变分反演中,在每次变分反演极小化迭代过程中重新估计观测项对经典变分反演目标泛函的贡献率。采用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器(AtmosphericInfraRedSounder,AIRS)的通道模拟亮温进行理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uber一估计进行稳健变分反演对温度和湿度反演具有较好的效果;采用Cauchy-估计得到的效果反而更差,这是由Cauchy等分布函数固有的缺陷所决定的。因此,稳健变分反演观测误差非高斯分布是可行的,但依赖M-估计法权重函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74.
楚彬  范东明  刘波  秦宁 《测绘工程》2014,23(9):17-20
EIV(error-in-variables)模型同时考虑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的误差,自提出以来便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针对EIV模型的整体最小二乘解法(TLS)假设观测值仅含有偶然误差,当观测值存在粗差时其解并不是最优的。文中通过选定合适的权函数,结合加权整体最小二乘迭代算法,导出基于EIV模型的稳健整体最小二乘迭代解法(RTLS)。线性拟合实验表明,文中方法能对粗差进行定位,且估计量受粗差影响较小,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75.
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循强  李志林 《测绘学报》2014,43(9):888-894
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没有考虑观测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粗差,本文基于IGG权函数,采用选权迭代法求解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结合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系统地比较了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基于Huber权函数的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和基于IGG权函数的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系数估计和误差估计,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两种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参数估计结果比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更加可靠,且以基于IGG权函数的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76.
人卫光学观测中大异常值的剔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连大  贾沛璋 《天文学报》1994,35(2):113-119
本文详细讨论了人造卫星学观测中大异常值的剔除问题,我们首先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利用初始轨道,将它转化为便于数学处理的线性模型,用时间差△T,以及轨道面法向差△θ两个量来分析判别,并提出了一种采用截断最小二乘的L-估计目标函数进行大异常值剔除的方法,方法的崩溃点为50%,同时给出了算例,并对初轨精度和剔除门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7.
非线性三维基准转换的稳健估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三维基准转换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摄影测量。因为处理非线性的三维基准转换较困难,大多数情况下,是用线性的三维基准转换来解决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简便方法来处理非线性三维基准转换问题。该方法应用了稳健估计原理,使解算得到的转换参数更加稳定和可靠。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78.
华北地块内部主要断层运动模型的GPS数据反演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华北地区 1993~ 2 0 0 0年的高精度GPS观测处理结果 ,采用稳健—贝叶斯最小二乘算法与多断裂位错模型 ,初步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块内部主要断层现今运动定量模型 ,得到下列结果 :(1)其主要断裂带的走滑运动速率介于 0 .0 3至 3.2cm/a之间 ,1.0至 2 .0cm/a之间者居多 ;其倾滑运动速率介于 0 .9至 8.3cm/a之间 ,1.0至 2 .8cm/a之间者居多 ,一般大于走滑运动速率 ;其张裂运动速率介于 0 .0 4至 3.5cm/a之间 ,0 .0至 0 .8cm/a之间者居多。 (2 )总体来说 ,其主要断裂运动具有继承性 ,西部 (大致以东经 114°为界 )断层运动大于东部断层运动。 (3)其主要断层现今运动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 ,兼有走滑、伸展特征。 (4)依据反演结果 ,讨论了断层运动与地震孕育的关系 ,若将断层运动视为局部“闭锁”地区的弹性应力应变集中或地震能量积累 ,各断层每年有相当于 5 .1~ 7.0级的地震能量积累  相似文献   
79.
测量数据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粗差,当观测值中含有粗差,会严重的影响观测成果的质量。为了对粗差进行探测,选取了数据探测法、稳健估计、多维粗差的同时定位与定值法(LEGE法)对观测值中的粗差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利用数据探测法对LEGE法进行改进,将数据探测法、稳健估计、LEGE法以及改进得到的LEGE+数据探测法应用于GNSS高程拟合的粗差探测中。在实验区域,计算结果表明:稳健估计、LEGE法、LEGE+数据探测法具有良好的抵抗粗差的能力;随着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数量增多,与稳健估计、LEGE法、LEGE+数据探测法相比,数据探测法的精度会降低;LEGE法和LEGE+数据探测法对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具有一定的修正能力。  相似文献   
80.
稳健估计方法常用来消除或减弱观测值中的粗差对水准网计算的影响,然而,不同稳健估计方法的稳健性不尽相同。以3个具有不同观测值数量和未知数数量的水准网为例,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13种常用稳健估计方法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具有独立等权观测值的水准网还是对于具有独立不等权观测值的水准网,L1法、Danish法、German-McClure法和IGGIII方案都是相对更为有效的稳健估计方法。它们比其他常用稳健估计方法能更有效地消除或减弱粗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