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75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各个地方尤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开展对土地的整治和置换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本文在对安徽省建设用地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安徽省土地置换政策制定的工作思路与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92.
作为一类重要的铁氧化矿物,磁铁矿具有催化活性强、分布广泛、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矿物催化剂,并对地球系统的环境自净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天然磁铁矿的结构中广泛存在着类质同象置换,钛、  相似文献   
93.
结构性黏土的压缩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相软黏土的结构性对土体的变形与强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与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的置换深度直接相关,是海堤基础沉降与稳定性分析的不确定因素。为了探究结构性对海堤地基沉降的影响,并对海相软黏土的压缩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结构性黏土的压缩变形模型,同时给出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利用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不仅适用于一维应力状态下的变形分析,能够描述三轴应力状态下结构性黏土的压缩特性。利用所建模型对浙江漩门地区海相软黏土的压缩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表明,模型能较好地考虑结构性对该地区软黏土压缩变形的影响,为该地区海堤沉降的预测提供量化分析的手段,有助于加强结构性黏土地区海堤地基设计与施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为了得出群的p-超可解性的一些判别准则,引入有限群的z-置换嵌入子群的概念。设z是群G的Sylow子群的完全集,群G的一个子群H称为在G内z-置换嵌入,如果H的每个Sylow子群也是G的某个z-置换子群的Sylow子群,一些已知的结论也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95.
高艳平  李恺靖  戴军 《岩土力学》2009,30(Z1):211-214
复合地基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这类场地的地震反应如何呢?这对于结构设计的地震动输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使用二维有限元分析程序--FLUSH,计算不同输入波和不同置换率情况下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反应谱,并围绕置换率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6.
强夯置换墩法处理公路软基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祥  闫澍旺  冯守中 《岩土力学》2009,30(12):3753-3758
近年来,强夯置换墩法以其工期短、施工简单等特点在软基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对其加固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难以建立起符合强夯碎(块)石墩特点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此针对海满高速公路实际工程,结合有限元分析,对该方法处理湿地软基的加固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可供施工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7.
徐东升  汪稔  孟庆山  胡明鉴 《岩土力学》2009,30(12):3831-3836
针对某海相淤泥软土的处理工程,选取了一强夯砂桩置换试验区,监测了强夯置换过程中夯坑及其周围土体的变形,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情况以及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结果表明,单个置换砂桩夯击8次较为合理;强夯置换后静置一段时间,可以有效减小强夯过程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且一遍强夯后静置7 d后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完;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地表以下3~6.5 m深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98.
胡纯龙 《探矿工程》2009,36(2):29-31,34
从广西北部湾大量填海(塘)造陆工业基地所遇到的复杂型软弱与夹层地基处理工程实例中,结合建(构)筑物具体特点,扩展应用置换(挤密加固,纵横排水)碎石桩联合强夯的地基处理方法,在解决大面积地基不均匀沉降,软弱夹层纵横排水与挤密固结、综合夯实提高总体地基持力层承载力方面取得了“安全、经济、高效”的良好效果,并具有推广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
魏建周 《探矿工程》2009,(Z1):318-323
小湾电站坝肩地质缺陷主要采取建基面混凝土槽塞置换和地下洞塞加固措施,抗力体洞塞开挖在地质缺陷中,且置换洞塞平面交叉及立体分布十分复杂,为确保置换洞塞开挖安全,监测项目在施工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监测项目的实施情况,重点分析了施工期利用监测反馈信息评价开挖和支护方案优劣和实际施工情况的安全性,并借以指导施工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
杨哲峰 《探矿工程》2009,(Z1):281-283
大连保税区油库工程一期工程强夯加固地基先试验夯击确定参数,后正式施工。通过对试验区强夯参数的分析(包括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夯击遍数、夯点间距、夯击击数及消散期等),为正式施工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