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福建粮食生产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星 《气象科技》2007,35(2):232-235
根据农业生产和灾害面积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农业成灾面积与产量成明显的反相关关系,而且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呈范围逐年扩大、强度明显增大的趋势。气象灾害损失强度的变动必然使粮食产量产生波动,因此用剔除播种面积变化影响后的粮食产量变动率与成灾面积变化率的比值来表征粮食生产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通过敏感度的计算和分析,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80-90年代气象灾害频繁但粮食产量仍持续增长的事实,以及21世纪初粮食产量减幅与灾害强度增幅不同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运用样带、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单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理。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较明显的圈层分布;全省大部分县域为余粮区,过半数的县域人均粮食有所提高,主要集中于赣中平原和赣北鄱阳湖周边地区。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的空间格局主要受199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仍对农业生产地理基础表现出较大的依赖,粮食政策、市场价格等对区域粮食生产亦有一定影响。样带趋势分析显示14年来全省县域人均粮食的东西向变化较南北向大;样带地理探测分析则有助于深入认识不同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县域人均粮食驱动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53.
正2013年12月25日,从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滑县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这是该县连续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是全国唯一获得"十一连冠"殊荣的县。能获此殊荣,滑县国土资源系统功不可没,其为该县摘得"十一连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滑县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保证了全县耕地面积和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3.01万公顷和11.76万公顷以上,连续14年保持稳中有升。同时,滑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开展土  相似文献   
54.
李保刚  袁俊杰 《河南地质》2014,(12):I0001-I0001
睢县,辖区内8镇12乡,总面积920.3平方公里,耕地66865.67公顷、基本农田57505.44公顷,人口86万,是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55.
从“水-能源-粮食”3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利用珞珈一号夜光数据修正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并优化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 626.1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对应位于江门市、惠州市中部和肇庆市;2)生态廊道共计38条,总长度为2 023.09 km,其中最短为11.76 km,最长为304.99 km,集中于植被覆盖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中部无廊道分布;3)生态源地辐射区面积为28 929.5 km2,达到湾区总面积的51.88%,若要实现60%的覆盖率,则需要至少新增生态源地辐射面积4 524.856 km2;4)为了更好地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在惠州市北部和南部新增两处生态源地辐射区,并构建以“一带、一轴、四组团”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6.
粮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点,能够有效地揭示极端干旱事件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理。以粮价异动为切入点,通过粮价通胀指数和“无透雨”的持续时间,分析农业旱情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1637—1643年华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中的粮食安全进行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无透雨天数超过150 d,年降水量与5—9月降水量的距平值均≤-30%,水分异常短缺,土壤严重失墒,危及粮食生产安全。因此,降水量距平值≤-30%是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临界阈值。此次极端干旱事件是历史同类事件之最,连续无透雨日数最长,地表径流枯竭记录最多,水资源的短缺导致伴生灾害相继发生,超过生态系统的忍耐极限,粮食生长期缩短,减产歉收,绝产绝收,粮食供给链条断裂。粮价通胀指数最低9.50,最高26.70;货币发行与粮食供给失衡,通货膨胀严重,粮价飞涨,市场倒闭,粮食安全体系崩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生质变成为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57.
《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近日通过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专家组的评审,计划未来5年,在宁夏中北部实施33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工程完工后将新增耕地面积78.5万亩,对提高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改变宁夏中北部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分中部片区和北部片区,中部片区涉及中宁、红寺堡、同心、海原、  相似文献   
58.
在2003年3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列为中国经济的头号问题。而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五大问题”中,农村问题仍位列榜首。  相似文献   
59.
在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叫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放在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的第一位:“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60.
陆儒德 《海洋世界》2009,(12):63-67
1958年7月17日,蒋介石下令三军进入“特别戒备状态”,高级军官频繁出入金门、马祖,并炮击大陆沿海城镇,台湾海峡形势骤然紧张。1958年7月中旬,正在福建郊区布置台风前抢收粮食工作的叶飞书记,突然接到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的紧急电话,传达了毛泽东的决定:中央决定炮击金门,由叶飞担任“前线总指挥”,全面指挥作战任务。叶飞领受了任务,无暇多想,便立即召开了省委会议,交代、安排了省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