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332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The star 1-1-42 (=vZ1390), a cluster member in M3, located near the red edge of the instability strip of the horizontal branch, was discovered by Roberts and Sandage as a low amplitude variable, it was designated as V204 in the "second catalogue of variable stars in globular clusters", but its coordinates given in all versions of this catalogue are wrong since 1955. We argue that V204 is indeed a low amplitude HB variable star, located near to the red edge of the instability strip, with a period of 0.74785d and an amplitude of about 0.04 mag in V. We also find that the red cluster member star 1-1-39 is a low amplitude variable with a period of 1.16^d and amplitude of about 0.03 mag in V which might be pulsating at the second overtone.  相似文献   
93.
从忽略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光脉冲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在光纤正色散区,利用傅立叶变换和反傅立叶变换模拟了不同初始啁啾的二阶与四阶超高斯光脉冲波形随距离的三维演化.分析讨论了脉冲沿锐度以及脉冲预啁啾对脉冲波形演化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不论脉冲有无预啁啾,光脉冲波形最终都将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展宽.但是负预啁啾将使脉冲波形在脉冲传输的初始阶段发生严重的畸变,即脉冲会分裂成尖峰结构,并且尖峰的数目和能量分布随距离而变.而当预啁啾为正或零时,脉冲前期的畸变很弱.随着脉冲沿锐度的增大,脉冲畸变会加强.此外,在脉冲的前后边缘会出现矮小的峰.整个脉冲波形都是中心对称的.  相似文献   
94.
李学清 《地质论评》1947,12(Z1):139-144
农历正月二十七日,为章爱存老师七旬寿辰,地质论评特出专刊以资纪念。著者忝列门墙,平素对章师之道德文章,极为敬佩。溯民国二年,著者初进地质研究所?时,第一学期章师教授矿物学一科,时隔三十馀年,矿物学之在中国,未见发达;固因研究材料缺乏,与设备欠周,而矿物学无专系之设立,以造专门人材是为主要原因。今草拟‘设立矿物学系’一文,以纪念章师接著者以矿物学之智识,并以祝章师之寿也。  相似文献   
95.
96.
海洋微藻固碳及其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王帅  郑立 《海洋科学》2015,39(3):135-140
<正>海洋微藻生物固定CO2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处理温室气体的方法,海洋微藻不仅能吸收CO2,还能通过固碳产出高附加值产品,比如蛋白、多糖、生物质能[1]等。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法固定CO2技术相比,海洋微藻固碳具有光合速率高、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且不需要CO2的分离而直接利用等特点[2]。海洋微藻可以直接利用光合作用经过CCM机制捕捉和固定CO2,形成自身生物质能[3]。目前普遍认为海洋微藻生物制品的生产应该与微藻固碳结合进行综合发展,特  相似文献   
97.
传统扣件检查基本采用人工检查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人为干扰因素多、检查采样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的轨道扣件损伤和松动检测方法,并开发了轨道扣件智能监测系统以实现扣件病害自动检测。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徐州市某地铁区间轨道扣件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率,为地铁轨道扣件检查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8.
从理论上研究了Sr原子系统中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及其伴随的Kerr非线性效应。计算表明,将一级冷却得到的Sr冷原子粘团作为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EIT介质,用较弱的耦合光可以得到一个非常窄的EIT窗口和较强的Kerr非线性效应。该研究结果为实现689nm激光器的线宽压窄及应用EIT效应进行。Sr玻色子冷原子光钟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
综述了太阳磁场非势性研究中几种光流技术法,并进一步讨论了光流技术应用后可得到的新非势性参量.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1)光流技术法是近年来太阳磁场非势性研究中新兴起的一系列图像分析法的统称,主要包括LCT,ILCT、MEF、DAVE和NAVE.对它们的计算条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比较.(2)应用光流技术,人们可以由时间序列的磁图得到磁结构的光流,从而直接由观测资料计算求得磁力线足点的水平流速度,进而得出磁螺度流(磁螺度由光球向日冕的注入率)、太阳表面的感应电场,光球表面的非势磁应力(其面积分就是洛伦兹力)等一系列新的非势性参量.前期研究表明,这些参量与耀斑、日珥爆发、CME等大的太阳爆发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概述了法国高层大气所空间综合孔径项目背景、科学目标以及有效载荷,介绍了该项目演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探讨了该演示系统的望远子系统、指向子系统、共相子系统和成像子系统,并分别给出了该演示系统在非共相控制和共相控制情况下对半导体激光器和白光点光源的成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演示系统不同独立望远镜之间已经基本实现了共相成像。最后对该演示系统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该系统可以进一步优化之处。该演示系统对我国综合孔径成像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