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9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42.
《国土资源通讯》2012,(17):52-I0004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射阳县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以实现“地和·人和”为目标,  相似文献   
43.
2006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向地方派驻国家土地督察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六年来,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从无到有,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从小到大,国家土地督察事业不断发展,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国土资源通讯》2012,(6):36-37
2011年,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国土资源部以“惠民生促进科学发展,守红线坚持数量质量并重”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1年行动。一年来,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严格规范土地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主要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5.
基于FLUS-UGB的县域土地利用模拟及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城镇开发边界的制定与已有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存在较大的龃龉,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需要科学划定县域合理的城镇开发边界以实现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线协调和FLUS-UGB的城镇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以江苏省丰县为研究案例,在对其2011—2017年土地利用进行模拟和验证的基础上预测了至2035年的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结合耕地保护与生态控制背景,最终确定城镇增长边界。结果表明:① 2017年丰县土地利用模拟的总体精度达到94.7%,Kappa系数为0.895,模拟精度较高。② 基准情景下,城镇用地呈现“摊大饼”的空间扩张趋势。在耕地保护与生态控制背景下,城镇呈“放射式”向外有序扩张。③ 预测2035年丰县城镇用地开发边界面积为80.29 km2,2017—2035年共17年增长幅度达到69.07%。明确划分城镇开发边界能够有效避免城镇用地对永久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用地的侵占,从而实现城镇扩张、永久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用地保护三者之间的良好空间协调。  相似文献   
46.
生态保护红线成效评估框架与指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鹏  王桥  杨旻  李静  翟俊  蔡明勇 《地理研究》2018,37(10):1927-1937
生态保护红线是在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诸多区域生态管理制度不断实践基础上,面对中国国土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复杂关系,继承和创新提出的一种新型区域生态管控制度,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如何科学评估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服务于生态保护红线综合管理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已有的区域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案例的不足,基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为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认知,围绕着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管控目标,以生态保护红线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作用为主要出发点,提出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框架和指标方法。生态保护成效评估以生态系统类型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内容主线,通过多维度时空尺度拓展,耦合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内外、实施前后的生态状况变化,综合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贡献和改善区域生态状况的作用。进而,可以关联分析可能引起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变化的管控政策、制度和其他间接驱动因素,评估政策实施成效评估。实证上选择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和广东省严格控制区为案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7.
基于综合指标法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有效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纳入到传统的以保护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之中是生态保护研究的新领域。利用综合指标方法,分析了中国从2000-2010年的4种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中国的七大生态保护和恢复区域的服务空间保护成效进行评价,提出了国家尺度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性分级。主要结论为:① 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显著增加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显著减少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服务提高主要是农田向草地和林地、草地向林地的转换引的;华北地区的降低主要是耕地的减少以及人工用地的增加引起的;东北地区是由于林地向耕地草地、耕地向湿地与人工用地的转换引起的。② 七大生态保护和恢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均为增加趋势而且显著增加面积大于减少面积;显著增加面积最大的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最小的为重点生态功能区;显著减少最大为重要生态功能区、最小的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而且,对服务的保护成效在重要生态功能区最高,其次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其余区域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③ 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性等级中,极高级别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6.18%,保护的生态系统服务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4.19%,保护成效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7倍。  相似文献   
48.
李辰 《地下水》2022,(1):222-223,253
本文全面阐述了水资源配置的任务、目标、含义以及一般水资源配置情形,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基础解析了约束条件选取以及水资源配置目标设定受"三条红线"、"三项制度"的影响作用.以丹东市大洋河流域为例,以2025年为规划年、2020年为基准年,通过建立和求解大洋河水资源配置模型,深入对比了一般情形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49.
《国土资源通讯》2010,(17):F0003-F0003
<正>近年来,蓟县国土资源分局在局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构建中等旅游城市建设目标,全面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先后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土地执法监察先进集体、"双保"活动和全国县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先进集体,被天  相似文献   
50.
从SuperMap软件的功能介绍、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系统各模块流程及开发平台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基于SuperMap的产权红线归档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