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7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521篇
测绘学   959篇
大气科学   788篇
地球物理   613篇
地质学   985篇
海洋学   360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315篇
自然地理   58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81.
针对卫星钟差呈现出非线性、非平稳变化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卫星钟差预报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完全重构、近似平移不变性和较好的方向选择性等优良特性,首先把钟差时间序列分解成具有不同频率特征的分量,然后根据各分量的特点构建高频和低频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预报,最后将各分量的预报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报值。以IGS提供的钟差数据为例进行试验,并与单一的灰色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对于较长时间的钟差预报也能保证较好的预报效果,应用于卫星钟差预报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82.
道路网多特征匹配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名道路匹配技术是道路数据集成、更新和融合的重要前提。道路网匹配在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与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道路网多特征匹配优化算法:首先从形状、距离、语义3方面分别设计了基于面积累积的形状差、综合中值Hausdorff距离和全局加权属性项距离3种相似性度量,以更准确地描述道路待匹配对之间的特征差异;然后通过SVM对相似性特征样本集训练,以构建道路网回归匹配模型;最后利用此模型对未知匹配结果道路待匹配对进行匹配结果预测。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非线性偏差明显的道路网数据能够实现较高的匹配准确率和召回率,能有效地用于包含多重匹配关系的道路网匹配。  相似文献   
983.
为了分析对流层延迟的时空变化规律、提高对流层延迟的改正精度,利用BP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势,改进传统的霍普菲尔德模型得到一种新的融合模型(Hop+BP模型)。分别对比Hop+BP模型与传统的霍普菲尔德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等模型的计算结果,得到如下结论:霍普菲尔德模型存在一个明显的系统误差,精度较低;多元线性回归的预测精度有所提高,但是其本质是将数据强制拟合,缺少物理解释,难以推广使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的计算精度较之霍普菲尔德模型有80%的提高,但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Hop+BP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预测中误差为1.1cm,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984.
及时监测干旱与半干旱区光合/非光合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可以为指导荒漠化防治工程及植被衰退机制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以甘肃民勤典型植被白刺灌丛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控制性光谱实验获取混合光谱、端元光谱与丰度信息,开展线性与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包括核函数非线性和双线性混合模型)估算光合和非光合植被覆盖度的对比研究,采用全限制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解混,分别获取各样本数据中各类端元丰度及其精度信息,通过模型分解的均方根误差(RMSE)与地面验证精度确定用于光合和非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的最佳光谱混合模型,其中参考端元丰度采用神经网络(NNC)分类算法对数字影像进行分类获取。结果表明:(1)引入阴影端元的四端元模型相对于传统的三端元模型(光合/非光合植被与裸土)能有效提高光谱解混的精度,并提高光合和非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精度;(2)对白刺灌丛来说,光合植被、非光合植被、裸土及阴影间多重散射混合效应存在,但混合效应不够显著;考虑非线性参数的核函数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表现略低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因此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在估算白刺灌丛光合和非光合植被覆盖度时相对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没有明显优势;(3)基于光合/非光合植被、裸土与阴影四端元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可以实现白刺灌丛光合和非光合植被覆盖度的准确估算,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RMSE为0.11 77,非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RMSE为0.0835。  相似文献   
985.
投影寻踪门限自回归模型在海洋冰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预测海洋冰情时序这类非线性动力系统,提出了投影寻踪门限自回归(PPTAR)模型。用自相关分析技术确定预测因子,构造了新的投影指标函数,用门限回归(TR)模型描述投影值与预测对象间的非线性关系,并用实码加速遣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和TR模型参数。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用PPTAR模型预测海洋冰情时序是可行和有效的,PPTAR模型简便,适用性强,克服了目前投影寻踪方法计算量大,编程实现困难的缺点,有助于投影寻踪方法的推广应用。为解决非线性时序复杂预测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6.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对TM各波段辐射率与水质参数进行拟合,分析了TM各波段经6S模型大气校正和未经校正直接拟合在监测内陆湖泊水质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TM波段经6S模型校正后能与太湖水质参教进行较好的匹配,同时通过实验得到了太湖地区水质参数的实用性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987.
基于SSA和AR模型的海面变化预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吴淞站1955-2001年月平均潮位序列为基础,采用奇异谱分析(SSA)与自回归模型(AR)相结合的方案(SSA AR),进行了月平均潮位预测试验。基本思路是对SSA分析的结果选择若干有意义的分量进行序列重建,借助于自回归模型进行分量预测,再对它们进行叠加,从而建立预测模型。本文以1955-1996年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1997-2001年数据作为验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8.
作者在文献[1]中曾简单地导出过一个描述大洋风生一热盐环流的“风旋度—热盐梯度方程式”,它是一个全流函数所满足的线性位涡方程,表达了海面上风应力旋度和界而上的热盐梯度在侧向湍摩擦所导致的涡度扩散下与行星涡度梯度的平衡。利用该方程,在一个矩形大洋中,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简单的准两层模型,  相似文献   
989.
刘贞文  杨燕明 《台湾海峡》2007,26(1):141-148
本文分析了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特点并用脉冲压缩方法来检测线性调频信号波形,特别是用脉冲压缩方法来检测会聚区信号,更能体现脉冲压缩具有降低噪声均值,获得较高信噪比增益,提高距离分辨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0.
局域差分中,用户到基准站的距离对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利用基准站生成用户误差改正数,其算法很多,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内插系数和内插质量因子。利用局域差分GPS进行定位时,只有当流动站位于基准站构成的多边形网内时,才可能得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