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490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31.
为了更好地整合统计地理空间信息,联合国成立了统计和地理信息整合专家组,目标是推进全球统计地理空间框架的实施.全球统计地理空间框架为各国提供了通用的标准和方法,以促进统计和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并提高了结合空间信息的统计数据的可用性,让统计更好地服务于决策.本文介绍了构成统计地理空间框架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国际经验,并分析了国内实施框架的基础条件、有利因素和困难.建议国家统计局在今后的普查和统计调查中,参照全球统计地理空间框架原则,加强统计和地理信息的整合,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2.
为了适应不同颗粒度的业务需求,最大化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的频谱效率,光网络正逐渐朝着更灵活、高效、节能的趋势发展.基于带宽可变收发机(BVT)的灵活光网络传输技术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支持灵活光网络的数字相干光传输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发射端支持传输速率可变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以及接收端相应的调制码型识别技术,最后对灵活光网络传输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3.
机载三维成像仪的定位原理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论述了“机载三维成像仪”的定位原理,并在系统定位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与“机载三维成像仪”的对地定位精度有关的传感器的误差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对研制针对不同目的的激光地形制图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激光扫描制图系统的数据平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介绍用单片机实现脉冲周期编码(PTC)的电路,给出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其特点是灵活、简单、可靠,适合用于水下传输多个声遥控指令  相似文献   
135.
由于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UWOC)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和高保密性等优势,成为了水下无线通信的潜在应用。针对 UWOC 系统的模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重点阐述了 UWOC 系统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光源的选择、调制编码、探测、信道建模等关键技术, 并介绍了一种 UWOC 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针对实现水下长距离通信和高速率传输等问题,总结了 UWOC 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为 UWOC 将来的发展方向及实用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6.
随着勘探地质体复杂度日益增大,反射波成像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有潜力提升成像精度的重要补充或替代手段的多次波成像愈发受到重视.然而,串扰噪声的产生阻碍了多次波成像的实际应用.近年来,作为压制串扰噪声的有效技术之一,可控阶多次波成像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但因其需重复计算各阶多次波成像结果,计算成本昂贵.为此,本文引入随机相位编码技术,并与多次波分阶思想结合,提出相位编码多次波逆时偏移方法:首先,对各阶多次波进行随机相位编码(含随机时间延迟与极性反转);其次,叠加编码后的各阶多次波,产生多次波超道集;最后,以编码后0至(N-1)阶多次波组成的超道集为虚拟震源进行正向延拓,同时反传编码后1至N阶多次波所组成的超道集,并进行互相关,得到各阶多次波联合成像结果.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同步使用各阶多次波,实现各阶多次波联合成像,避免各阶多次波单独进行成像,从而成倍提升计算效率.本文用两套模拟数据与一套实际数据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成像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7.
姚燕  姜立鹏  祝婷  张涛  姚爽  张志森 《气象科学》2022,42(5):703-710
针对全球实时气象数据,重点研制面向全球大气再分析的观测资料前处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实现大量实时文件快速解析分类的数据分拣技术,实现多类气象观测要素并行解码的信息提取技术,满足同化数据格式需求和实现分级分类有效存储的自定义模板统一编码技术。关键技术已于2019年6月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业务应用,为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业务提供着稳定的实时观测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8.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是指把地球表面按照一定规则离散分割成多分辨率层次结构的格网单元,广泛应用于海量多源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分析中。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具有优良的几何特性,非常适合于空间数据的处理,如何进一步提高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编码运算的效率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正二十面体施耐德投影四孔径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模型,基于六边形三轴坐标与编码的二进制数的对应关系构建四孔六边形的基础编码结构,将二十面体划分为32个基础六边形,并将之分为3种基础六边形剖分瓦片,在每个六边形剖分瓦片采用基础编码结构进行编码,建立了四孔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编码,同时设计了并实现了四孔六边形编码与六边形三轴坐标之间的快速转换,基于此构建了一种高效的四孔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编码运算方案,包括编码的算数运算、空间拓扑运算和邻域检索运算及跨面运算。与现有的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编码运算方案相比,本文的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编码算数运算、空间拓扑运算和邻域检索运算的效率,编码加法运算是HLQT的2~3倍,邻域检索运算分别是HLQT的3~5倍和H3的2~3倍,且受格网编码层次的影响较小,编码的跨面邻域检索运算时间略高于面内的运算,可以为全...  相似文献   
139.
根据合成孔径雷达(SAR)严格成像几何模型和辐射定标公式建立了地形辐射校正(TRC)模型。通过实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评价了TRC模型的有效性。比较了基于投影角和基于当地入射角两种计算有效散射单元面积的方法,对根据初始定位模型计算有效散射单元面积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0.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案(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跨部门、分布式、多源、多专业、多时相、多类型、海量异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一体化组织和管理,根据我国资源环境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其应用的需求,参考各部门多年来在地理信息领域积累的分类及编码研究成果及标准,采用线分类的方法,设计了地理要素类的分类体系,并提出了一套基于要素类的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编码方案。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兼容性,稳定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我国地理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