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6篇
  免费   1178篇
  国内免费   384篇
测绘学   841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489篇
地质学   1292篇
海洋学   809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201篇
自然地理   41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将多元校正分析法应用于配位滴定中,以EDTA为滴定剂,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依据电位滴定原理,对混合三组分:Cu ̄(2+)、Cd ̄(2+)、Zn ̄(2+)、及Cu ̄(2+)、CO ̄(2+)、Ni ̄(2+)进行测定,各金属离子之间的△logK在0.04~2.34之间,计算误差一般小于土10%。  相似文献   
122.
栓皮栎叶芽休眠解除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平 《地理研究》1994,13(1):43-50
树木的休眠及其解除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十分重要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利用全国范围内获得的观测资料,对栓皮栎这个重要用材树种的叶芽休眠之解除过程进行了模拟。其出发点是:林木存在绝对低温需要,在此需要得到满足后,进一步的低温和驱温的协同作用使林木的生长能力逐步恢复直到休眠解除。研究表明:接近林木基点的温度对低温积累是最有效的,休眠后期的不稳定高温会部分抵消前期低温的影响。栓皮栎对低温的绝对需要量为5个低温单位,休眠完全解除共需34个低温单位和194个驱温单位。在整个分布区内,栓皮栎的休眠解除被划分成四个基本类型,即北方型、中部型、华南型及西南型。并对树木的休眠解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沈博  吴蓉元 《物探与化探》1995,19(5):351-359
零位校正误差是重力仪除标定以外最主要的误差来源.本文根据作者数年来从事高精度重力勘探工作中所积累的资料,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研究.(l)对Lacoste-Romberg重力仪的正常零位变化和零位突变特性提出了分析结论;(2)对实测资料采用动、静分高处理方法,分析了重力仪连续工作时(数日至数十日)由于零位非线性变化可能引起的零位校正误差;(3)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到了零位突变对重力仪观测精度影响的参考值;(4)针对重力仪使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改善零位移线性度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26.
127.
用本台1986年1月至1991年12月期间DK—1地震仪测定的各分向面波震级与《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的震级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长春台DK—1地震仪高倍档两水平向震级平均偏低0.08,其标准误差±0.21;垂直向平均偏低0.24,其标准误差±0.27;低倍档两水平向震级平均偏高0.07,其标准误差±0.21。同时,分别给出了DK—1地震仪高、低倍档及垂直向测定Ms震级的台站校正值,还对统计的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8.
本文把最佳拟合算法(三点和五点差分格式)及串联偏移方法应用在15°波动方程偏移中。由于拟合法的差分因子随着采样间隔、步长、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与原有的波动方程差分偏移法相比,串联偏移方法能有效的使大倾角归位,克服频散,速度及步长可以灵活变化,运算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9.
本文讨论了最佳测井点距的选择原理,其最佳值大致为8-12.5cm.并从原理上分析了矿层解释厚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根据离散测量值所作的分层解释结果必然导致矿层解释厚度的增大.大量的模型测量结果完全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且还提出了合适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