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2篇
  免费   1658篇
  国内免费   2291篇
测绘学   3351篇
大气科学   2337篇
地球物理   1134篇
地质学   3094篇
海洋学   2767篇
天文学   329篇
综合类   938篇
自然地理   951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724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857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714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759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天津市规划局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经过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对中心城区、外环线周围和海河中游段1200平方公里地区,开展了机载激光雷达测绘试验,获取了航测范围全面准确的三维城市虚拟场景,展现了城市的地表、地貌现状、空间关系、建筑色彩和整体布局,试验圆满成功,研究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城市快速建模软件,形成了成熟、  相似文献   
82.
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的实现过程,包括空间坐标基准、高程基准、似大地水准面和全球卫星定位测绘服务系统建设。基准体系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达到设计要求,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测绘基准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3.
GNSS科学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NSS早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强大工具。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GNSS系统及其观测技术,特别是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的重大发展,阐述了数据格式标准化的进展、全球与区域参考框架现状、参考框架对地壳运动研究的影响和IGS的产品等。同时对利用GNSS观测研究成果,主要是地壳运动的研究成果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4.
GNSS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国际上卫星导航系统的总体发展,对美、俄、欧、中的四大全球系统,以及相关的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分析了GNSS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我国Compass全球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未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收集了2002-2007年6年期间的北京房山站(BJFS)连续观测数据,利用BERN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该站的对流层延迟,再利用该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离干延迟获得2mm精度的湿延迟,计算出BJFS站的可降水量(PWV),组成长达6年的时间序列,初步探讨北京地区的季节性降水量变化,特别是第三季度的可降水量影响,通过数据走势,预测计算不同季度的降水概率。  相似文献   
86.
2002~2005年在长江中下游的洪湖、固城湖和太湖分别采集了沉积物柱样钻孔,测定了总有机碳(TOC)和金属元素包括Pb,Al,Fe,Ti等,并采用210Pb和137Cs进行了近代沉积物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洪湖钻孔平均沉积速率为0.15cm/a,固城湖平均沉积速率在0.067cm/a,太湖平均沉积速率为0.35~0.41cm/a。根据湖泊沉积物中铅元素与参考元素(Al,Fe和Ti)浓度和TOC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极显著(p<0.001)。根据回归方程获取了钻孔中铅的背景值变化,研究表明近代沉积物中金属铅不仅仅来源于自然的作用,而人类活动导致铅的累积发生时间都在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利用沉积物铅含量变化进行断代存在可能性。对太湖钻孔而言,其污染程度要高于洪湖和固城湖。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洪湖和固城湖人为造成湖泊沉积物铅累积量在不断增加,其沉积物铅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应受到科学家和管理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7.
GIS支持下的煤层气目标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空间数据库技术为核心,将空间要素与统计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直观灵活、分析功能强大、制表制图方便等优点。根据中国煤层气(CBM)目标区的特点,建立了4种原则下用于不同情形的煤层气目标区评价模型:第1种模型为全面考虑各个因素原则,第2种模型为只考虑重点因素原则,第3种模型为着重考虑重点因素原则,第4种模型为既全面考虑又兼顾重点因素原则。根据这4种模型,在常用GIS软件MapGIS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实现模型,以华北聚气区煤层气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目标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8.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主要由环潮坪石英砂岩、浅海碳酸盐岩和浅海—泻湖相暗色页岩3种沉积相组合构成,以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岩占主导。碳酸盐岩中除含有丰富的微古植物、宏观藻类和微生物建隆外,还发育大量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和微生物诱发的碳酸盐沉淀(MMCP)。微生物席和MISS构造在高于庄组上部(约1.6 Ga)和雾迷山组下部(约1.45 Ga)碳酸盐岩中尤为发育,表明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高有机质产量。在石化微生物席中,发现有丝状、球状细菌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围岩中发现有针状文石、花瓣状重晶石、放射状菱铁矿、铁白云石和葡萄状碳酸盐胶结物等多种自生碳酸盐矿物,指示甲烷厌氧氧化(AOM)导致的自生碳酸盐沉淀。中元古代的温暖气候和海洋分层、缺氧、硫化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高生产量和高有机质埋藏率。气隆构造和核形石状碳酸盐结核反映浅埋藏条件下活跃的成烷作用和甲烷排放,围岩和MMCP中富沥青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富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有可能形成重要的烃源岩。据微生物席、MISS构造及MMCP的研究,初步估算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的概略生烃潜力约为10×108t石油当量。  相似文献   
89.
通过分析测试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α-HCH、β-HCH、γ-HCH、δ-HCH 4种异构体和HCB的含量,对该地区HCH和HCB的残留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HCH4种异构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β-HCH和γ-HCH为主要的残留物。ΣHCH残留量介于0.42~44.96 ng/g之间,平均值为5.09 ng/g;ΣHCH残留量在不同类型土壤和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中差异不明显。农业土壤中α-HCH/γ-HCH比值均接近于1,指示该地区土壤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也可能有新的污染源存在。土壤中HCB平均值为5.51 ng/g,总体残留水平比较低,且在水田中的残留量高于在旱田中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90.
探地雷达在马来西亚某石灰岩工地探测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灰岩地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进行建筑施工之前了解清楚石灰岩的起伏及岩溶破碎带的分布情况对分析地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马来西亚某石灰岩工地探地雷达探测实例显示,探测解释结果同钻孔验证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利用探地雷达可以获得关于地基的地质信息,可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