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胡天硕  毛政元 《测绘科学》2011,36(2):132-135
地图数据合并是地理空间数据集成的基本途径,同名实体匹配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根据线实体的形状将其分为简单线实体与复杂线实体,提出针对前者以线实体端点与中点为发生元生成的Voronoi图所得到的邻近对应关系为依据、针对后者以基于线实体缓冲区重叠度构造的相似性测度指标为依据优化候选匹配集的思路,并设计与实现了相关算法。实证研究表明,该算法能够适应不同比例尺与不同时相的城市道路网地图数据同名实体匹配。  相似文献   
52.
日前,从豫西山城卢氏传来喜讯,在该县县委召开的十届十二次全会上,卢氏县国土资源局一举捧走了5块沉甸甸的奖牌,使这个合并重组才8个月的单位又一次在卢氏3665平方公里大地上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53.
ANSYS三维地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始地应力场由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叠加而成,是深部地下工程分析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常用的三维地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在维持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和避免附加位移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ANSYS地应力场模拟方法的比较研究。用java语言编写了针对不同ANSYS版本的初始应力文件合并程序,提出了高版本ANSYS初始应力文件合并的EXCEL简易方法,实现了不需编写任何其他程序、对所有类型单元通用的ANSYS初始应力平衡等效节点反力法,构建了一套实用的ANSYS三维地应力场模拟方法流程。  相似文献   
54.
GIS环境下城市平面图形的自动综合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55.
数学形态学在居民地街区合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数学形态学相关算法的研究分析,结合地图上居民地街区合并的特点,提出了用数学形态学中图像闭运算的算法进行居民地街区自动合并的方法,为地图上街区式居民地的合并综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俞春娜  冯存均 《测绘科学》2022,(12):216-222
针对传统的流域划分方法往往包含面积过小或过大的流域单元,无法顾及治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该文以流域单元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约束的自适应流域划分方法;该方法对面积大于50 km2的流域,以面积等分及划分次数最少为优化目标,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符合面积要求的流域;对面积小于5 km2的流域,则与其上游流域进行归并。基于流域单元面积约束提取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破坏流域归属属性的情况下,使所有流域的面积均符合要求,提高了流域信息的实用性,为山区、丘陵地形为主区域的空间治理单元自动划分提出一种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57.
利用WRF模式对2011年5月26日发生在太行山东麓的一次强对流降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太行山及周边地形在本次强对流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控制华北平原的偏东暖湿气流受太行山阻挡并与切变线东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在太行山东侧形成水汽高值区。太行山东坡下垫面向上热通量明显高于华北平原,午后850hPa高度山坡与平原的假相当位温梯度达到0.2 K·km~(-1),850~600 hPa假相当位温垂直梯度达4 K·km~(-1),对应上坡风的垂直速度大于1 m·s~(-1),热力环流为太行山东麓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太行山东侧暖湿气层之上为偏西干冷气流,由此形成的强热力不稳定与水汽高值区、上坡风共同造成太行山东麓强对流过程的发生。局地小尺度地形抬升与重力波共同促使太原盆地有对流单体生成,该单体移经太行山西侧迎风坡受阻挡抬升而增强,越过山顶后与维持在太行山东侧的对流单体发生合并,从而导致对流云的强烈发展。  相似文献   
58.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分析了新疆北疆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将北疆地表水资源序列由250a延长到412a,并首次提出了将两个来自不同树轮年表的重建序列进行合并所应满足的条件。分析了412a来北疆地表水资源的突变与渐变特征,对其形成了一些新认识,较之以前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59.
60.
徐小波  吴必虎  刘滨谊  陈钢华 《地理学报》2016,71(12):2212-2232
旅游商业化是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途径。基于社会空间视角,旅游历史街区商业发展是以从业群体为日常运作核心,兼及居民、游客、恩庇者(管理者)等地域主体在内的空间生产过程。旅游历史街区演化是以“空间实践”为中心环节的社会建构,其发展状态是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空间生产相互博弈的总体涌现。依托扬州“双东”案例,运用田野调查、统计检验、对应分析、模糊数学、逻辑回归等方法,以从业者空间生产为脉络,剖析旅游商业发展机理的杂合性与矛盾性,指出商业空间状态潜伏着不对称的利益博弈和不均衡的发展效应。“双东”旅游商业开发对城市中低产阶层自主就业有较强吸附效应,使之成为商业发展的主要依托。从业群体大致分化为乐观型、寓居型、保守型,分别对应于积极评价—业务扩张、温和评价—业务维持、消极评价—业务收缩生产机理,对“双东”空间演化具有不同的响应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分析了主体、实践、环境特质对不同类型从业个体的影响特征以及对从业群体的总体影响,认为恩庇是统摄“好恶效应”、操控利益格局的多解方案。旅游历史街区商业发展利弊兼具、相因相生,统一于历史街区的自我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