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1325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断层破裂带附近采场采动效应的流固耦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兴利  刘泉声  吴昌勇  赵军 《岩土力学》2009,30(Z1):165-168
矿井底板突水是一个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结合含断层破裂带条件下采场开采的工程背景,通过离散元流固耦合分析,研究了采场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带的变形与受力情况以及底板支承压力、渗流矢量和渗流速度的动态发展规律和分布特征。相关模拟结果表明,采场中煤层的开采与断层破裂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以支承压力为代表的采动应力是底板破坏形成导水裂隙带及断层“活化”突水的一个主要诱因,而断层的存在也使得工作面与断层带范围内的围岩应力更加集中,增大了底板破坏突水的危险性。采动过程中,底板破坏所形成的导水裂隙带主要集中在工作面前方及下方围岩中,这些区域渗流速度较大,是形成突水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在分析水在岩溶洞穴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裂隙水偏流理论的涵义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裂隙水偏流对岩溶洞穴分布的控制作用。得出结论: ( 1)在引起岩溶分异发育的各种因素中,水动力因素是特别重要的。裂隙水偏流是产生裂隙水动力因素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裂隙水偏流理论是引起岩溶分异的原因,对岩溶洞穴的生产起着控制作用。( 2)地下水遵循裂隙水偏流理论,按照偏向、偏流和最小阻力原理在裂隙中流动,为达到偏向、偏流和最小阻力状态,那些宽缝裂隙中造成妨碍偏流、偏向和阻力增大的碳酸盐岩必然成为地下水溶蚀、侵蚀和冲蚀的对象。这些对象被溶蚀、侵蚀和冲蚀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岩溶洞穴。( 3)岩溶洞穴经常分布在岩溶裂隙交叉的部位,而且,沿着宽缝裂隙方向形成支洞穴,其规模大小依岩性、水流大小、原生裂隙交角、原生裂隙宽度等的不同而不一样。最后还以河南嵩山东麓岩溶洞穴寻找为例,阐述了利用裂隙水偏流寻找岩溶洞穴靶区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993.
辽河张强凹陷科尔康油田储层裂隙预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岩芯裂隙观察和油田应力场模拟的基础上,利用F指标法对张强凹陷科尔康油田主要储层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做了预测研究,评价了该油田各区块裂隙的发育情况,指出了有利于油气富集部位。   相似文献   
994.
On the basis of Mises strength theory, rock models are built including vertical, horizontal and diagonal joints to simulate jointed rock mass under blasting load by using FEM. The dynamic procedures of jointed rock mass under blasting are quantified and the effective stress-time curves of typical elements are compared to analyze the barrier of joints to the stress wave. The blasting law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the effect of blast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overbreak and underbreak.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使用2000年和2005年在卡斯凯迪亚北部陆缘获取的两组单道地震数据体对Bullseye活动冷泉进行4D地震时间推移分析。2000年的数据体作为4D地震时间推移处理程序的参考数据,4D处理程序采用时域匹配、相位匹配、增益调节和整形滤波等技术对2005年数据体进行转换,使之最大程度地可与2000年的数据体进行比较。冷泉以地震空白带为主要特征,而地震空白带既可由海底之下的粗粒级浊流沉积砂岩中或者裂隙中赋存有天然气水合物所造成,也可由圈闭于裂隙系统中的游离气所产生。在地震剖面上,空白带可利用地震属性中瞬时振幅和相干性予以识别。通过比较2000年和2005年的地震数据体处理结果,发现后者在Bullseye Vent有些地区空白带减弱,而在其中心地带和附近区域空白带则明显增强。通过对空白带增强区域进行3D地震数据体追踪,结果发现在2005年数据体的空白带增强区域发育了几个明显的、新的流体运移通道,这在2000年的数据体中是没有的,它们解释为新生的裂隙/断层,流体沿着这些新生的裂隙/断层向上运移。地层中新裂隙通道被天然气水合物填充,造成空白带增强;原来圈闭游离气的裂隙通道开放进而释放游离气,则导致空白带减弱。  相似文献   
996.
煤层在顶板压实作用下水平裂隙近乎闭合,多垂向裂隙发育,因此将该类煤层等效为HTI介质,研究裂隙密度和填充物类型对方位AVO的影响,可以为预测裂隙提供理论依据,对煤田勘探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Thomsen各向异性理论和模型等效理论建立上层为各向同性介质而下层为垂向裂隙发育的HTI煤层的正演模型,推导出适用于所建模型的更高精度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对不同裂隙密度、不同填充物类型的模型进行方位AVO数值模拟,并利用反射系数进行地震记录合成;从反射系数空间曲面和地震记录两方面分析不同模型随着入射角、方位角、裂隙密度、裂隙填充物的改变而产生的不同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裂隙密度的增大导致反射系数空间曲面波幅增大,地震记录波振幅增大;裂隙密度相同时,饱和水裂隙模型和干裂隙模型的反射系数空间曲面和合成地震记录存在显著差异;方位角为0°时,饱和水裂隙模型和干裂隙模型的反射系数差值达到0.2,分辨性较强;在方位角为0.时,入射角大于45.时地震记录差异最显著.测试数据中,含饱和水裂隙煤层的反射系数绝对值低于干裂隙煤层,地震记录的振幅也低于干裂隙煤层.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岩溶系统发展演化过程,并对其中分水岭消失现象进行了探讨。岩溶系统发育模拟中,假设裂隙段为光滑平板裂隙,裂隙中的水流处于平流状态,可以应用立方率描述水流在裂隙中的流动规律;碳酸盐岩裂隙的溶蚀过程可以通过溶蚀动力学的经验公式表示,即每个时间步长内,水流都处于稳定流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系统溶蚀具有差异性,岩溶最为发育的部位位于潜水面附近,而且垂向的裂隙段比水平向的裂隙段发育更为强烈,深部岩溶系统发育缓慢,其裂隙张开度扩展率与潜水面附近的相差8200多倍。差异性溶蚀还造成潜水面附近形成优先水流通道,至分水岭从系统消失时,其强烈的汇水作用使几乎90%的流出量从此优先水流通道排出。分水岭消失时间受河间地块的范围和降雨量的影响,当河间地块的宽度增大至原来的5倍时,分水岭的存在时间几乎延长至原来的10倍,河间地块的范围愈大,分水岭越难以消失;降雨量增加对分水岭消失时间的影响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格构梁与锚管注浆复合结构是治理滑坡的一种有效措施,文中系统阐述了格构梁与锚管注浆复合结构的作用机理、格构梁简化为受多个集中力作用的弹性地基梁进行计算的原理与步骤以及锚管注浆加固裂隙岩体的设计实施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常张高速公路K129边坡的治理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白垩系基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为研究区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之一,水文地质模型概化为各项异性非均质.根据地下水系统运动规律及分布特征建立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采用广义差分法对其求解,并以长春市区为例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接近,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相吻合;为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1引言 1.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关于应力估算方法所给出的四个新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岩石应力估算策略; 第二部分:套芯应力解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