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测绘学   567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493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3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太原地区剪切波速的深度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太原地区26个钻孔约540个剪切波速沿深度变化的实测燃料,统计给出了太原地区剪切波速沿深度变化的经验关系,据钻孔分布在不同的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地层特征的情况,对剪切速波沿深度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区统计,给出了分区统计结果,这些统计结果可在地场类别确定中用于估计覆盖土层的厚度,即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土层的距离。  相似文献   
32.
《地理教学》2004,(12):44-45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众所周知的问题,而它现在已经涉足冰雪覆盖的北极地区。一个专门研究北极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小组8日宣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3.
全极化SAR数据在地表覆盖/利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R-C/X-SAR是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第一个多波段(L、C、X)全极化(HH、VV、VH和HV)成像雷达系统,该系统具有极化测量和干涉测量功能。全极化雷达测量每一个像元的全散射矩阵,所获取的信息非常丰富。但是,由于这些极化合成图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导致了图像信息提取精度的降低。本文基于新疆和田地区的SIR-CL波段全极化雷达数据,利用全散射矩阵的特点合成了HH-VV极化相关图像、极化度图像、目标增强图像和相位差图像。这些图像相关性小,地表覆盖信息丰富,提高了全极化SAR数据在实验区信息提取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4.
近半个世纪来,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主题。按照最近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的解释,全球变化应包括大气成分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人口增长、荒漠化等内容。全球变化对所有生态系统均产生了影响,甚至对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泥炭地(peatland)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5.
地表覆盖分类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源。结合湖北省地理国情普查的特点及在实际检查工作中的经验,对地表覆盖分类信息采集成果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探讨了成果数据质检过程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6.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是全新的测绘地理信息项目,文章结合生产阶段及检查验收过程中地表覆盖数据生产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从管理要素、生产过程、两级检查3个方面谈了解决该问题的部分质量控制措施,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37.
以LandSat多时相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监测会理县2000~ 2015年地表覆盖变化.结合1∶50 000 DEM数据,分析了会理县地表覆盖构成与转移、变化动态度及潜在退耕地情况.监测分析结论能为会理县加强空间管制、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决策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8.
赵生昊  杨磊 《气象科技》2016,44(5):822-827
利用2008—2013年MODIS 3级数据土地覆盖类型产品MCD12Q1及重庆市ADTD闪电定位资料,以重庆市内106°~107°E,29°~30°N范围的矩形区域为研究区域,结合频次、强度、时段、地貌等要素对局地内的地表覆盖种类与地闪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闪分布在各地表覆盖种类上差异显著,在水域、农田、城镇上的闪电密度都高于平均值;地闪中轻中度闪电、强闪电的分布在同一地表覆盖种类上的差异明显,强闪电更易产生于水域、林地种类上;同一地表覆盖种类上地闪分布与季节的关系不明显;地闪活动在某些地表覆盖种类上的昼夜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植被覆盖面上的地闪分布与地貌条件关系密切,同一类覆盖面上的强闪电比例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9.
巫兆聪  巫远  张熠  杨帆 《测绘学报》2016,45(7):841-849
传统光学卫星国土观测覆盖评估建立在卫星对地理想覆盖的基础上,并未考虑卫星存储、星地数据传输、观测时长等物理量及观测区域气象因素对于覆盖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光学遥感卫星的国土观测需求.建立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卫星数据存储能力、星地数据传输能力、卫星单圈最大观测时长、卫星观测太阳高度角等性能参数,提出了基于物理性能约束下的有效覆盖计算方法。根据气象台站历年气象数据,提出了气象约束因子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卫星物理性能约束与观测区域气象约束,计算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最后根据专家设计的光学遥感卫星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光学遥感卫星系统对于国土观测的需求满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国土观测有效覆盖的估算和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更接近于国土观测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0.
陈军  张俊  张委伟  彭舒 《遥感学报》2016,20(5):991-1001
近年来,多尺度地表覆盖遥感产品的不断涌现,为环境变化研究、地球系统模拟、地理国(世)情监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应对地表覆盖遥感产品进行持续更新完善,保持其时效性、增强时序性、丰富多样性。针对大面积地表覆盖遥感产品更新完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和评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动向,包括影像与众源信息相结合的更新、数据类型细化与完善、地表覆盖真实性验证,并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