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9篇
  免费   1018篇
  国内免费   1005篇
测绘学   861篇
大气科学   2103篇
地球物理   710篇
地质学   1322篇
海洋学   496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397篇
自然地理   123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1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许金镜  唐文伟  林仲平 《气象》1997,23(1):36-37
作者以1951-1995年副高持征量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为素材,分析了副高持续性偏强的基本事实和对福建天气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陈立人  周宁 《热带地理》1997,17(4):385-390
本文提出了地区洪涝灾害的历史规律和区域差异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模式,通过对典型地区(宁波市)洪涝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区域洪涝的时段性,周期性,以及与旱灾和人口的关系,文章首次提出了洪涝指数的概念,并以计算洪涝指数的方法表达洪涝灾情区域差异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本身是一个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体系,对它的评估也是涉及到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问题. 本文首先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概念,把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等3个方面作为衡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准则;围绕这3个准则,从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众多复杂因素中抽取出六大因素,并用一些简单、可测量的指标来代表这六大因素,建立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起指标体系与上述3个方面评价准则¾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恢复时间的联系;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将3个评价准则综合成一个防震减灾能力指数.从而为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提供了一个较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 理论体系的建立能够在绝对上、定量上评价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从而指导城市进行防震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84.
应用周期-频度谱方法对黑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资料进行处理,给出了矿震、电缆应力释放、震源车作业、火山地震等振动的周期-频度谱和链波指数,并对构造地震和爆破的链波指数进行了讨论。针对港震公司的数字地震记录格式编写了专门的处理程序,为数字地震台站开展周期-频度谱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5.
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未来6d的500hPa高度平均预报场,距平预报场,副热带高压北界动态、西风环流指数以及850hPa变温预报场等复合预报因子,可为天气预报会商提供预报依据,同时介绍了资料处理方法并举例验证。  相似文献   
86.
资料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04,30(11):64-64
  相似文献   
87.
资料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04,30(12):96-96
  相似文献   
88.
89.
多巴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层古生物、蛇绿岩、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中奥陶世北方大陆珠角石动物群的发现为研究这一地区甲占生代的构造属性提供了重要资料;准确地确定了区内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发现了目前国内发育最完整的志留系生物地层剖面之一,并将区内的志留系划分为4个统;新建多布日组、日拉组、康曲组、余穷组、索尔碎屑岩等岩石地层单位;晚二叠世多布日组底部沉积不整合的发现,证明存在印支运动;永珠蛇绿岩带上大规模席状岩墙群的发现,证明有海底扩张存在,另据同位素测年和生物资料,确定永珠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90.
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指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凡修  陈武  梅平 《地下水》2004,26(1):36-37
建立了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新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了评价效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该评价模型严谨,评价结果合理、精细、分辨率高,为浅层地下水环境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