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402篇
测绘学   921篇
大气科学   186篇
地球物理   963篇
地质学   1059篇
海洋学   37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共分六部分内容。在前言中,简述了电测深方面有关研究的情况,尤其叙述了E.S.Sampaio(1976)的结果。 因本文采用的方法不同,从而求解了适合要求的微分方程定解问题,获得了电导率以 (其中α、σ0、σ1均为正实数,β为实数)按深度变化时势的分布。 其次,当β=0时,对电导率σ=(σ01z)α按深度变化时势的分布,应用Bessel函数的积分表达时,明显地改进和推广了E.S.Sampaio(1976)结果中的重要部分。 最后,结合实际作出了第一类、第二类标准化视电阻率函数。这种视电阻率函数,推广了Wenner和Schlumberger分别作出的视电阻率函数的有关部分,对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都有其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2.
1974年5月10日云南省永善-大关主震的多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不同距离的台站记录,详细分析了1974年5月10日云南省永善-大关主震的特性.结果表明此主震具有多重性.可以识别10个以上的震源点,其中7个可以测定其震源参数。 在起始的2-3秒钟内,只发生几次小地震,其能量均不大于5级.此后的60秒钟内出现数个能量相当于7级的几个较强地震. 震源点不规则地分布在线长度约为60公里的范围中.它们似乎是随机地发生在一个脆弱带中,而不象是一个破裂从断层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  相似文献   
993.
GNSS信号土壤衰减模型的试验验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牟田  杨毅  张波 《测绘学报》1957,49(9):1202-1212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信号在土壤中的衰减情况对于研究GNSS反射信号的有效遥感深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北斗信号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信号在土壤中的衰减情况。在试验设计上将GNSS天线置入土壤中并不断改变天线上方的土壤厚度与湿度以采集GNSS信号的功率衰减数据,最后利用这些数据反演土壤湿度以对GNSS信号土壤衰减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能够使GNSS信号发生明显的衰减。土壤的湿度值与厚度值越大,GNSS信号功率衰减越严重。在黏土土质,土壤湿度为0.15~0.30 cm3/cm3的情况下,当土壤厚度达到21 cm时,GNSS信号功率已衰减至无法被GNSS接收机测出。进一步根据GNSS信号衰减模型反演土壤湿度,结果显示,模型在土壤厚度大于等于10 cm、卫星仰角高于50°的情况下较为精确,此时利用北斗B1信号与GPS L1信号反演土壤湿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0.04 cm3/cm3与0.09 cm3/cm3。  相似文献   
994.
对于羌塘盆地是否存在横贯东西的中央隆起带,目前学术界仍有分歧.本文提供的最新高精度航空重、磁资料证实存在呈东西向贯通羌塘盆地的中央隆起带,并对该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隆起带受南北两侧深大断裂控制,其空间跨度(宽度)由西向东逐渐收敛,并被一组近南北向的隐伏断裂系切割、左滑错动.重、磁场资料还显示中央隆起带在双湖东、西两侧存在明显差异:西段基底大规模隆起,基岩深度一般在3~5 km以内,明显浅于南北羌塘坳陷7~15 km的基底埋深;东段基底隆起幅度明显降低,主要表现为潜伏的低隆起,其中双湖—雅曲段基底埋深5~7 km,雅曲—岗尼段基底埋深7~9 km;即中央隆起带基底自西向东"台阶状"降低,隆起的幅度和分布范围受到近南北向断裂控制.构造分层表明,与南羌塘地块相比,北羌塘地块的基底隆起幅度小、稳定性更好.南北羌塘基底地球物理属性的显著差异说明羌塘盆地并不存在统一的前寒武系变质基底,中央隆起带的形成应该与古特提斯洋关闭时形成的混杂岩带有关.  相似文献   
99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丰富的空间信息、地物几何结构和纹理信息,有助于对地物目标进行认知和解译。而建筑物目标在人类活动区域内占据重要地位,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建筑物进行自动检测具有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自动检测方法,并制作了建筑物样本数据集,利用基于区域的全卷积神经网络和特征检测网络进行建筑物检测模型的参数训练,对待检测影像进行预处理之后利用模型进行建筑物检测,得到影像中的建筑物目标的具体位置和类别置信度。实验证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快的速度。检测召回率达到92%,检测准确率达到98%,证明了该方法针对建筑物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电磁辐射"EMOLS"仪观测结果原理及震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华平  肖武军 《地震》2004,24(1):96-103
“九五”期间研制的“EMAOS”电磁辐射仪,其接收原理是按大地电磁测深的原理改进而研制的。选择接收频段为0.01~10Hz,该频段探测深度在0~20km,是浅源地震发生的层位。记录的电磁扰动是在应力场作用下,动电效应产生的电磁场。电场和磁场同时记录增强了信息可信度的判断能力,记录震例表明,异常规律与已有模拟结果基本相同。因此,已总结的模拟记录预报指标等可在数字记录结果中使用。  相似文献   
997.
对外宣传英译中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删减为两种语言的民族思维差异所引起.从对外宣传、国外读者文化接受心理的角度,提出原文并非坚冰.如果按汉语思维行事,造直译出,势必导致译文文字堆砌,语义传达失真,因而无法很好地服务于对外宣传目的.因此,应当对原文作适当的修改和删减.  相似文献   
998.
堤防防渗芯墙质量检测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简要阐述了长江堤防检测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具体介绍了CSAMT法的基本原理、“K”剖面法资料处理的计算公式以及CSAMT法在堤防防渗芯墙质量检测中的试验效果及应用效果,并指出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用sPn计算内蒙地震的震源深度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震源深度是地震定位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讨论了用sPn测定震源深度的可能性。sPn对于测定地壳内震源深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利用记录到的sPn震相计算了2003年8月16日发生在我国内蒙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并对该方法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GMT) 2 0 0 4年 2月 2 4日上午 2时 2 7分 4 8秒 (当地时间 2 4日上午 2时 2 7分 4 8秒 ) ,摩洛哥北部发生6 4级强烈地震。震中在摩洛哥北海岸附近 ,震中位置为 :35 1 8°N ,3 90°W。震源深度 1 2 6km。地震造成至少 6 2 8人死亡 ,92 6人受伤 ,2 539间房屋被毁 ,超过 1 50 0 0人无家可归。摩洛哥北海岸地区震感强烈 ,西班牙南部地区也有震感。地震发生在Rif山脉的东端 ,该山脉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本次地震的震中区是摩洛哥地震活跃的地区。地质意义明显的Nekor断层位于本次地震东南部约 30km处。很多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