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5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1322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27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扈震  杨之江  马振强 《地球科学》2010,35(3):471-474
S-57是HIO“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的标准,已成为全球海道部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海道信息化建设,如何利用S-57海道数据实现三维可视化是“数字海道”有待解决的问题.基于S-57标准建立海道数据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空间插值技术,优化数字海道的三维地形数据,同时建立三维对象的实时数据交换接口,真实反映海域内船舶的航行状况及电子海图对象的空间信息,为船舶监控、海上营救和海事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不透水表面遥感监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透水表面是城市中一种人工地表特征,隔离地表水下渗到土壤,割断了城市地表与地下水文联系,主要由城市中的道路、停车场、广场及屋顶等建筑物组成.不透水表面影响城市的地表径流、水文循环、水体质量、局部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是监测城市生态系统及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许多生态环境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本文归纳了不透水表面提取技术及其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从遥感提取技术方面看,亚像元分解等新的运算方法提取中尺度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不透水表面,将是未来遥感技术应用到城市自然资源环境研究的趋势.在数据源方面,中分辨率(10~100m)与高分辨率(0.3~5m)遥感数据为不透水表面指数在大范围、多时段的获取提供了可靠基础.在不透水表面指数应用方面,城市地表覆被监测与模拟可以为城市未来发展及规划管理提供基础.鉴于不透水表面决定了城市地区的地表水文循环、非点源污染、能量分布、植被变化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因此搭起深入理解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的桥梁,是研究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993.
非传统化探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的找矿实践中,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等传统化探方法发挥了令矿产资源勘查界瞩目的重要作用.随着深部找矿,特别是覆盖区找矿工作的日益增多,传统化探方法已不完全适应这种找矿条件,急需有新的方法技术予以补充.20世纪诞生的一套非传统化探方法,如选择性提取法、生物地球化学测量、地下水地球化学测量、地下气体测量等,重又受到青睐.在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支撑下,选择性提取技术成为当前化探界研究的热点,试点性研究显示了其找寻隐伏矿的有效性;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植物积累元素的控制条件、分析测试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经从幼年期进入成熟的早期阶段;地下水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地下水中矿物饱和度与物质计算、高质量的物理化学数据的获取和不同矿床类型的元素化舍物指示标志的研究与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数据处理技术、重矿物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技术的研究近年来也受到了极大关注.实验性研究表明,尽管这些非传统技术在找寻隐伏矿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震磁效应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目前人们对于压磁效应、感应磁效应、流变磁效应、电动磁效应、热磁效应及岩石破裂过程中的电磁效应机理的认识、研究进展以及利用震磁效应激发的地磁异常从地磁场的长期和短期变化中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震磁效应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强调应从加强地磁台网观测、改进震磁效应的实验及引入提取震磁异常新的方法3方面加强震磁效应的研究,更好地发挥地磁观测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高光谱影像中人工目标非监督提取的投影寻踪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光谱影像应用中,小人工目标的提取是非常重要但非常困难的,投影寻踪是在保留感兴趣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投影高维数据集到低维数据空间,由于隐藏在复杂背景中人工目标在高光谱影像中光谱特征异常,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寻踪技术的人工目标提取方法,在寻找最佳投影方向上采用演化算法.  相似文献   
996.
SPOT 5卫星影像纠正及特征矢量提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SPOT 5影像进行几何纠正、特征矢量提取试验,总结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SPOT 5影像生产的RSDOM能达到的数学精度及最大限度能提取出的特征矢量数据集.探讨该影像能在国家及区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中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以平坝白云岩风化壳剖面为例,主要利用化学连续提取的方法,结合透射电镜的分析,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附近的稀土超常富集层中REE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REE在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相态Ⅰ)、碳酸盐结合态及专性吸附态(相态Ⅱ)、非晶质氧化铁锰结合态(相态Ⅲ)、晶质氧化铁锰结合态(相态Ⅳ)、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相态Ⅴ)和残渣态(相态Ⅵ)等6种相态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EE在富集层中主要以专性吸附态、残渣态和有机态为主.风化前缘可溶态稀土所占比例较高,为稀土在风化壳中的迁移、转化提供可能;基岩中原生含磷稀土矿物的风化产生的稀土磷酸盐矿物的聚集导致了残渣态稀土大量存在于风化前缘;此外,由于风化淋溶的不断进行,可溶态的REE在高的pH值条件与剖面中的有机质、铁锰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共同作用下沉淀、富集,也导致了风化前缘稀土的超常富集.  相似文献   
998.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GDGTs)是一类来自于微生物细胞膜脂的新兴生物标志物,广泛存在于海洋、湖泊、土壤、泥炭等环境。在活体细胞中,GDGTs通常以完整极性膜脂(IPL-GDGTs)的形式存在,而在地质环境中主要以脱去极性头基的核心脂(CL-GDGTs)的形式存在。CL-GDGTs结构稳定、不易降解,并且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因此被认为是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有力工具。GDGTs结构复杂、种类多样,在环境中的含量通常较低且常与其他化合物共存,因此分析难度较高,现有技术和方法在其分离、纯化、定量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GDGTs在分析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GDGTs的分类与结构,对环境中IPL-GDGTs和CL-GDGTs的分离、纯化等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其中CL-GDGTs可选择多种提取方法,而极性较强、热稳定性较差的IPL-GDGTs应尽量选取Bligh-Dyer提取法。普通的分离、纯化通常采用柱层析法,而涉及GDGTs单体分离时,一般采用制备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是GDGTs含量测定、结构鉴定、同位素分析的主要分析手段。本...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遥感技术提取震害信息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地震灾害信息的变化检测方法,将其归纳为基于纹理特征提取和光谱特征提取的方法.介绍了最新的遥感技术应用在地震灾害评估中的方法,提出了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地震拟合相关系数在青海地区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Gutenberg-Richter公式对青海省东部及邻区(N34°-39.5°,E96°-104°)地震频次和震级的统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震中附近一定范围内中小地震的拟合相关系数有明显的下降现象.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统计计算,提取出了可信度较高的中期预报指标,预报评分为0.6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