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409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贵州省内多山地,由于喀斯特地貌特点,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思南县徐家大塝崩塌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崩塌,现存的危岩体规模大,严重威胁着徐家大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相应的危险性评估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无人机Lidar技术获取徐家大塝崩塌剔除植被的高精度DEM,并通过三维实景建模技术构建三维地形模型,考虑了落石从两个临空面崩落的情况,选取0.3 m、1.5 m和2.5m 3种典型粒径落石进行随机性数值仿真模拟,获得了3种粒径落石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特征。选取落石的能量、频率、加速度和弹跳高度4种评价因子对徐家大塝崩塌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基于ArcGIS软件采用空间栅格分析技术将徐家大塝崩塌危险范围划分为4个等级: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可为其他单体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及范围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2.
柴达木盆地作为一个典型干旱内陆盆地,其蕴藏的地下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建立影响盆地地下水富水性的特征数据库,采用熵权法和TOPSIS结合的4种模型,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空间富水性分别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造成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空间富水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覆盖度(35.35%)、蒸发损失(26.92%)和入渗补给(18.90%)。盆地西北地区为弱富水性,中部地区为较弱富水性,南部和东部富水性较强。4种模型中E TOPSIS 2模型取得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最后,将评价得分和140个单井涌水量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基于E TOPSIS 2得分的盆地单井涌水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可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