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61.
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遥感影像为代表的栅格数据分辨率越来越高,遥感影像处理呈现出数据量大、复杂度高的特点。近年来,通用GPU的运算性能不断提高为加速密集运算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采用GPU并行技术进行遥感影像处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GPU并行计算的巨幅遥感影像坐标转换方法,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的转换方法基于GPU的算法有较为明显的提速。  相似文献   
262.
基于ERA5-HEAT再分析资料中的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方法将我国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长江、华南、华北、西北、东北、北疆、南疆和西部地区。分析了1980—2019年我国夏季不同地区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并初步解释了UTCI变化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我国夏季UTCI呈不断增加趋势,其中西北地区增速最快(平均增率为0.053℃/a),且西部、西北和南疆地区夜间UTCI相较白天增加更明显,主要表现为这些地区的UTCI最小值增率分别较其最大值增率偏高了112%、34%和33%。随着UTCI的上升,我国大部分地区(西部除外)的热不舒适天数及发生热不舒适持续事件的频次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增率最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分别为1.7 d/(10 a)和2.4次/(10 a)。从气候影响因子的分析发现,我国夏季UTCI增加的原因是气温、露点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增加以及风速的减少。其中,气温是UTCI增加的主要气候因子,平均贡献率为49%;辐射是大部分地区(西部和华南除外)的第二大因子,而其他因子对UTCI的贡献率主要与各地区的变率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63.
针对传统电子符号生产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SVG的标图符号设计方法,借助Illustrator快速进行标图符号设计,利用SVG存储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设计标图符号显示原型系统,解决标图符号设计周期长与数据冗余问题,为其它类型电子符号设计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64.
对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的关联规则挖掘框架进行了研究。从概率论出发讨论了支持度计算问题,提出利用有限测度计算项集支持度的方法,分析了Apriori性质的本质,提出通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通用关联规则挖掘框架,使用该框架进行了事务、空间和时空数据的挖掘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通用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265.
河道防洪,水位和流速是重要的预报特征量.目前对于缺乏流量观测资料和没有稳定水位流量关系线的河道,几乎还没有实用、有效和具有通用性的水位与流速双变量预报模型.以水流质量和力的平衡方程为基础,根据因次分析方法,提出摩阻的导数表达结构,并差分形成水位流速双变量耦合演算模型.通过钱塘江、赣江和桂江3个流域中4个河段的模拟检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率定期和检验期的确定性系数都大于0.7.初步证明了双变量耦合演算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和模拟实际河道水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6.
遥感影像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数据之一,时序影像匹配是多时相遥感数据服务于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的关键.大量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单元(林地、耕地、湖泊、草地、湿地)位于地形平坦地区,采用传统影像匹配方法得到的正确匹配点较少,匹配精度较低.提出了基于视野感知的CNN-SIFT描述符,利用孪生网络模型感知同名点的视觉差异特征,根据地形自适应调节视野范围,从而增强匹配能力.结果表明,与邻域范围为128×128的SIFT描述符相比,CNN-SIFT描述符的正确匹配点平均增加了41.32%,正确匹配率提高了18.64%,湖泊水面、平原区块田等平坦区域匹配率提高了19.20%,能满足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实际工作的要求,为其他卫星影像进行大范围大批量的正射影像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7.
华帆 《海洋世界》2010,(4):49-51
"地平线"为欧洲联合研制通用战舰提供了成功的范本。虽然欧洲通用战舰见的研制一波三折,但在挫折之中总算是看到了一丝曙光。法、意两国在"地平线"成功合作之后,目前正在进行FREMM新型战舰计划的合作。……  相似文献   
268.
陈长林  翟京生  陆毅  陈成 《海洋测绘》2010,(Z1):121-125
S-100 是海洋测绘地理空间数据新的国际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该标准出现时间不长,并且抽象难以理解,为此,在深入学习 ISO 19100 系列标准、IHO 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 S-100 进行了分析总结。 首先指出了 S-57 存在的问题,分析了 S-100 的主要优点;对 S-100 标准中涉及但并未解释清楚的一些重要 ISO 术语进行了阐释;分析了该标准的总体框架结构;对标准中的注册机制、坐标参照系、数据模型、元数据和产品规范等五大关键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 S-100 对我国海洋测绘研究和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69.
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为模型,基于千米网格对大连市土壤侵蚀强度及空间差异性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92.82t·km^-7·a^-1,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1178.59万t,侵蚀强度属轻度。大连市微度侵蚀区域的面积比例为40.30%,轻度侵蚀区域的面积比例为54.14%,中度侵蚀区域的面积比例和强度侵蚀区域的面积比例都较小。  相似文献   
270.
大连市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为模型,基于千米网格对大连市土壤侵蚀强度及空间差异性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92.82 t·km-2·a-1,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1 178.59万t,侵蚀强度属轻度.大连市微度侵蚀区域的面积比例为40.30%,轻度侵蚀区域的面积比例为54.14%,中度侵蚀区域的面积比例和强度侵蚀区域的面积比例都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