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基于均值比率梯度增量符号相关原理,提出了一种SAR景象匹配算法。首先利用ROA梯度算子提取实时图和参考图的边缘梯度信息;然后引入增量符号对梯度信息进行二值化编码并实现相关分析;最后在多尺度影像分解的基础上完成由粗至精的逐层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噪声与梯度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具有较高的正确匹配率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2.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for three types of undisturbed soil under different consolidation ratios is presented by using the resonant column test method. Its effects on surface ground motion is illustrated by calculation.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wer function is a suitable form for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dynamic shear modulus due to anisotropic and isotropic consolidations and the increment of the consolidation ratio. When compared to sand, the increment of the maximum dynamic shear modulus for undisturbed soil due to anisotropic consolidation is much larger. Using a one-dimensional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method, the earthquake influence factor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urface acceleration are calculated for two soil layers subjected to several typical earthquake wave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in nonlinear properties due to different consolidation ratios is generally not very notable, but the degree of its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acceleration spectrum is remarka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When compared to isotropic consolidation, the consideration of actual anisotropic consolidation causes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to decrease and the earthquake influence factor to increase.  相似文献   
73.
翠湖湿地软土触变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华  陈轮  高盛焱 《岩土力学》2010,31(3):765-768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翠湖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湿地软土扰动后由不同静置时间引起的抗剪强度的变化,确定了扰动后湿地软土的抗剪强度恢复时间、恢复程度、灵敏度以及触变强度比率。对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3个不同深度处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深度和静置时间对扰动后土体抗剪强度恢复的耦合影响。对湿地重塑土样进行了不同含水率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湿地软土含水率和抗剪强度的对应曲线。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湿地软土工程力学性质提供依据,也可为沼泽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从基于报警到基于比率的地震预报模型的转换方法。差分概率增益参考报警是评估基于报警模型相对于所选参考模型性能的Molchan轨道局部斜率的绝对值。我们认为该差分概率增益是恒定的,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其在检验区各点上的值仅取决于报警函数值。基于比率的模型是该点上参考模型的事件比率与相应差分概率增益的乘积。因此,我们根据基于报警模型所包含的附加信息量提高或降低参考模型的初始比率。本文中,我们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早期余震统计(EAST)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基于报警的模型,通过利用早期余震来识别基于较高应力水平,即基于较高孕震潜势的时空区域。由此产生的基于比率的模型在回顾性与前瞻性检验中所有震级范围内均显示出与原始基于报警的模型有相似的性能。这种转换方法对基于报警模型在地震检验中心进行所有标准评估检验提供了机会。此外我们推测,该方法稍作修改亦可用于将独立的预测模型与短期和中期预测的地震危险性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5.
度量不同参与者已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是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重要问题。从人际公平视角,基于人年均温室气体排放,本文提出了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使用比率及其计算公式,利用142 个国家1950-2013 年温室气体排放和人口数据进行了具体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这些国家进行了排序和分类。计算结果表明,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使用比率在3.33以上,占用的排放空间远高于142 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处于0.50~0.70,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印度在0.30 以下,远低于平均水平。本研究表明,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使用比率可支持决策者和社会各方了解参与者使用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的程度,也有助于提高排放信息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76.
膨润土-砂的膨胀特性与蒙脱石质量比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放废物(HLW)地质处置的工程屏障体系中,使用以膨润土为主料的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是阻截放射性核素向地下水环境迁移的最主要的包封设施。膨润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石英砂,既能优化回填设计与施工性能,又能满足对放射性核素的有效拦截。本文综合分析了初始含水量、干密度、膨润土含量、压力等对压实膨润土-砂混合物膨胀性能指标的影响,提出"蒙脱石的质量比率"这一指标,将干密度和膨润土含量归一为蒙脱石质量比率指标,得出混合材料膨胀力随蒙脱石质量比率增长呈指数增长的规律,从而可以实现对膨胀力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77.
李建民  滕延京 《岩土力学》2018,39(Z1):113-121
载荷试验成果多用于判断土的变形特性和求得土的变形模量、极限荷载等数据。借助卸荷比、回弹比率、再加荷比、再压缩比率等参数对载荷试验成果中的卸荷及再压缩段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发展变化规律与由固结压缩试验得到的规律一致,载荷试验的特点又恰好弥补了固结压缩试验的一些不足,将其成果应用于回弹再压缩变形的计算中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性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在固结压缩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进,将载荷试验成果应用于基坑开挖回弹变形与再压缩沉降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原有方法的计算结果、工程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种方法的有效性。现有载荷试验数据也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结合变形计算需要,对载荷试验的试验方法提出了改进性意见,为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78.
通过分析确定暖冬凉夏年的划分标准,对照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和比率,进行影响评估研究,对第三产业发展和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Wood  BJ 刘永祥 《世界地质》1991,10(2):112-121
0 前言传统上进行的变质岩研究是以调查矿物学上发生的变化只与压力和温度的不同相对应为宗旨。忽视了进化变质作用期间大量流体的损失,在薄剖面范围内,经常关心的是岩石作为一个体系可以缓冲所有成分的化学位(μ),因而认为基本上是封闭的。为了维持这个模式除了模式较简单外还有许多重要原因:首先,观察发现,既使在角闪岩相条件下,变质沉积岩也保留了它们的原始主要组分的不连续性(chinner,1960)。其次,少数变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